在心梗患者中BNP水平与死亡率密切相关
BNP Levels at Presentation Tied to Mortality in MI Patient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4/9/27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研究者报告,在有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中B型尿钠肽(BNP)的水平与再灌注的减少和短期死亡率增加有关,这项研究有助于找出那些需要更强化治疗的患者。
研究者David Morrow博士告诉记者:“我们的研究说明,特别是在患者就医时进行BNP的测量是评价患者发生心力衰竭和其它致命的并发症的风险的有效手段。”
来自波士顿Brigham and Women’s医院的David Morrow博士和同事在7月21日的《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指出对有ST段抬高的心梗患者来说,“有关就诊时的BNP水平对预测患者预后的作用的数据还很少”。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个问题,研究者们检测了438位心梗后6小时内前来就诊的患者血样。
幸存的患者的平均BNP水平(15 pg/ml)明显较死亡患者的BNP水平(89 pg/ml)低。实际上,在BNP水平高于80pg/ml的患者中死亡率达到 17.4%,而低于这个水平的患者死亡率只有1.8%。前者更可能发生冠状动脉血流的减少,ST段不能完全恢复者也较多。
伴有肌钙蛋白I增高的患者死亡率也较高。但是研究者认为这个指标相对于BNP而言,并不能独立地预测患者的预后。
研究者推论这些发现“支持这样的观点,即将血流动力学压力的标志物,如BNP,与已经确立的组织坏死的标志物综合起来考虑将能更好的进行风险评估。”
因此Morrow博士补充道:“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能使治疗更加积极,对患者的监测更加严密,能够减少发生并发症的风险。”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BNP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