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2018ASH】国际大咖Thomas G. Martin教授:BCMA CAR-T研究进展颇丰,在MM治疗中展现广阔前景

临床医学

1970-01-01      

1615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12月1~4日,第60届美国血液学会(ASH)年会在加州圣地亚哥隆重召开。近年来,CAR-T作为血液肿瘤领域最为炙手可热的研究方向之一,在今年ASH会议上自然也是亮点之一。其中,BCMA 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MM)中的研究愈发深入并显示出不俗的疗效。【肿瘤资讯】特邀采访了UCSF Helen Diller癌症中心的Thomas G. Martin教授,针对BCMA CAR-T相关话题进行了详细讲解。 

               
Thomas G. Martin
血液学专家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骨髓瘤项目副主任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中心成人非亲属供体移植项目主任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海伦·迪勒家庭综合癌症中心血液恶性肿瘤临床研究主任
研究方向包括骨髓瘤和白血病治疗方法开发,扩大骨髓移植使用范围、脐带血移植,并参与改善接受无血缘关系供者骨髓移植病人的预后

今年ASH会议BCMA CAR-T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研究进展振奋人心

Thomas G. Martin教授: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掀起了BCMA CAR-T在多发性骨髓瘤(MM)的治疗中的热潮。早在2017年ASCO会议期间,就有报道BCMA CAR-T疗法(bb2121研究)在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RRMM)中具有良好的疗效,客观缓解率(ORR)高达90%~95%,中位PFS接近1年。 

今年ASH会议上对BCMA CAR-T(LCAR-B38M)临床研究Legend-2的结果进行了更新,这是一项中国的研究,入组患者为经过多线治疗的RRMM患者。研究结果显示,BCMA CAR-T(LCAR-B38M)对于RRMM患者的疗效非常惊人:ORR高达88%,完全缓解率(CR)达74%,MRD阴性的CR患者中位PFS达到2年;而Bluebird的bb2121研究中MRD阴性的RRMM患者中位PFS为17月。虽然我们无法直接比较两个研究的结果,但从数值看来Legend-2与bb2121的研究具有良好的可比性,对于这个结果我们感到很兴奋。值得注意的是,Legend-2研究中的CAR-T(LCAR-B38M)具有一项独特优势,即与BCMA的2个不同表位相结合,这将更有助于识别肿瘤细胞,进而更准确地攻击和杀灭肿瘤。

关于BCMA CAR-T,本届ASH会议上还有其他一些数据更新,包括Juno研究,MSKCC的BCMA CAR-T研究,以及针对骨髓瘤细胞膜表面新靶点的CAR-T的研究。总之,这次大会上多发性骨髓瘤CAR-T相关的研究结果十分令人鼓舞。

BCMA CAR-T或将重新定义MM的临床治疗策略:无论一线、早期复发还是晚期复发患者

Thomas G. Martin教授:BCMA CAR-T当前主要用于复发/难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且往往用于非常晚期、既往接受过多线治疗的患者(从6线到最多23线不等)。既往并无有效治疗手段可使这些患者的生存期超过6-12月,然而,BCMA CAR-T的疗效却堪称神奇。在晚期RRMM患者中观察到疗效后,我们希望在更前线的患者中尝试这项疗法。因而,当前在美国和欧洲有非常多的BCMA CAR-T或者其它靶点CAR-T的临床研究,计划用于既往接受过1线至3线治疗的MM患者。甚至,CAR-T疗法将会被推向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NDMM)的一线治疗,尤其是FISH检测有高危遗传因素的NDMM患者会被优先考虑。

我非常期待BCMA CAR-T能够应用于更前线、基础情况更好的MM患者,如一线治疗或过往治疗较少的患者。因为更为健康的T细胞,意味着更佳的治疗反应。 我个人认为,BCMA CAR-T在MM患者中将具有和自体干细胞移植(ASCT)同等甚至更好的疗效,这对于NDMM患者的治疗模式可能产生显著改变。对于NDMM患者而言,诱导治疗+BCMA CAR-T疗法±维持治疗有可能在PFS方面优于诱导治疗+ASCT+维持治疗的模式。对于那些不适合接受ASCT的MM患者,CAR-T的疗效优于许多挽救性治疗手段,我们希望CAR-T至少能和其他标准治疗同等有效,同时可以使患者免于维持治疗。

我们目前处于第二代CAR-T的时代,而下一代CAR-T以及双靶点CAR-T疗法正在研发中。我相信CAR-T治疗MM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我确信CAR-T将重新定义MM的治疗策略,无论是一线治疗、早起复发还是晚期复发的MM患者。

美国多线复发MM患者参加Legend-2临床,证明LCAR-B38M的良好疗效

Thomas G. Martin教授:早在2017年ASCO上Legend-2研究第一次公布数据后,我们非常兴奋地回到UCSF,因为Legend-2研究的数据对于我们的患者乃至全球的患者可能具有重大意义。会后我们同Legend-2的研究人员取得了联系并见面沟通,我们计划将下一代CAR-T的临床治疗引入美国。

在那次见面后不久,我们的一名患者(后来成为美国最著名的患者之一),在美国CAR-T临床研究入组的等待名单上。因为排在他之前还有20到30名患者,需要很长的等待时间,于是我们推荐这位患者给Legend-2的一位研究者。我们在邮件中说明该患者已经经过非常多线的治疗,包括CD38单抗、泊马渡胺(Pomalidomide)和卡非佐米(Carfilzomib)以及我们现有的所有联合治疗方案,但均以失败告终,且没有其它合适的临床研究可参加,希望推荐该患者到中国参加Legend-2研究。Legend-2的研究者欣然同意,但是要求这位患者能够在一两周内到达临床研究中心,患者配合很好。这名患者非常适合参与这项临床研究治疗,因为他是一名年轻的患者,一般状况很好。但我当时不认为他的生存期能超过6~9个月,因为他是经多线治疗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但是他非常勇敢和乐观,并且他的妻子非常的支持。

后来这名患者在中国南京参加了Legend-2研究,并顺利接受了CAR-T治疗。令人十分欣慰的是,治疗15个月后,他仍然处于完全缓解的状态,这是非常好的消息。作为Legend-2研究中唯一的一名美国患者,他证明了LCAR-B38M确实是非常有效的CAR-T疗法。

BCMA CAR-T应用前景广泛,更多靶点的CAR-T以及更多其它免疫治疗手段,未来将改写MM的治疗

Thomas G. Martin教授:当前BCMA CAR-T的研究还集中在RRMM的末线治疗上,但我相信在前线患者的治疗中,它将显示出更好、更持久的疗效,以及更佳的耐受性。BCMA是一个非常好的靶点,而未来还有其他靶点待开发。也许将来患者可以进行第一次CAR-T治疗作为诱导治疗,如BCMA CAR-T治疗,复发后患者可进行第二次不同靶点的CAR-T治疗,或许还可以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等多线的CAR-T治疗。此外,我们还有其他的免疫治疗手段,包括双特异性抗体和ADC等,在未来3~5年我们将会看到这些新的免疫治疗手段是如何改变NDMM和RRMM的治疗标准的。

关于Legend-2研究和LCAR-B38M

Legend-2是一项由研究者发起的I/II期开放性研究,旨在探索LCAR-B38M在中国RRMM患者中的安全性和疗效,共有4家研究中心参与。继在2017年ASCO,EHA和ASH上分别公布了来自不同研究中心的结果后,Legend-2研究又在2018年ASH上更新了数据,本次更新仅包含74例患者中57例的数据,这57例患者全部来自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LCAR-B38M是由南京传奇自主研发的靶向BCMA的CAR-T疗法。在2017年12月,南京传奇与美国强生集团旗下的杨森制药签订全球开发协议,共同探索开发和商业化LCAR-B38M。最近,JNJ-68284528(LCAR-B38M)在美国的注册临床研究已经启动。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娜小编微信!

娜小编.jpg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实战经验分享】真实世界之ALK..
  • 通过真实世界临床基因数据库,探..
  • 2019国自然不想陪跑?你需要有这..
  • 吴令英教授专访:时间的礼物-尼..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