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广州淋巴瘤论坛】郭晔教授: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不可或缺”

临床医学

1970-01-01      

1756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2018年8月3-4日,广州淋巴瘤高峰论坛在羊城隆重召开,该论坛汇聚了国内外淋巴瘤相关领域众多大咖,针对恶性淋巴瘤诊疗进行了深入探讨及交流。针对PET-CT在淋巴瘤诊疗中的应用,【肿瘤资讯】特邀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的郭晔教授对该话题进行了专访。

               
郭晔
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副主任兼一期临床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淋巴瘤联盟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甲状腺癌专委会副主委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化疗专业委员会青委会副主委、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甲状腺癌专业委员会委员、鼻咽癌专业委员会委员、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
上海市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PET-CT指导淋巴瘤后续治疗选择

郭晔教授:PET-CT用于肿瘤评估已经多年,在淋巴瘤评估中的地位更是重要,并且是多种类型淋巴瘤分期和疗效评估的金标准,这一点与其他实体瘤有很大不同。PET-CT指导淋巴瘤治疗时,主要是通过中期PET-CT评估进行方案调整,其中以中期PET-CT指导霍奇金淋巴瘤后续治疗的证据最充分。

研究证明,无论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治疗前预后评估为高危还是低危,若中期PET-CT获得完全缓解,则预后较好;相反地,若低危霍奇金淋巴瘤中期PET-CT未能达到完全缓解,则预后较差。因此,对于霍奇金淋巴瘤,尤其是进展期霍奇金淋巴瘤,则可通过中期PET-CT评估进行治疗方案的个体化调整及选择。例如,若中期PET-CT完全缓解,提示预后较好,此时可考虑降低后续治疗强度,去除毒副反应较重的药物;若中期PET-CT阳性,则提示肿瘤可能存在耐药,此时则需要加用新的药物以克服耐药,或选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或自体干细胞移植,从而改善患者的不良预后。

PET-CT指标有助于淋巴瘤预后评估

郭晔教授:淋巴瘤的预后评估发展非常迅速。既往评估肿瘤负荷,主要是利用CT或磁共振影像,计算肿瘤最长径进行评估,但实际存在的问题是该方法很难完整地描绘肿瘤的整体容积,即便勉力为之,也可能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

而PET-CT则是全身多部位扫描,通过电脑计算,可叠加所有代谢活性增高的肿瘤组织,将肿瘤整体负荷量化,生成反应肿瘤负荷的指标——肿瘤代谢总容积。多研究证明,肿瘤代谢总容积与预后具有明确相关性,是霍奇金淋巴瘤中公认的最重要的预后指标之一,另一个则为中期PET-CT的治疗反应。上述两项指标将会对霍奇金淋巴瘤的预后评估以及治疗选择的指导发挥重大作用。

PET-CT结果解读需“标准化”

郭晔教授:PET-CT在国内应用越来越广泛,为了确保其结果的统一性,标准化的检查程序非常有必要。对此,国外相关协会有明确规定,比如适合检查的患者、注射造影剂后扫描的最佳时间、扫描后如何成像、成像后的解读与分析以及报告标准化。相比国外,国内则需要强化PET-CT标准化,加大相关指南或共识的推广,以确保各单位PET-CT结果的标准化。

作为一种检查工具,PET-CT不可避免存在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假阴性结果相对较少,假阳性结果很常见。比如,某些细胞因子促进骨髓增生,造成骨髓假阳性表现;或治疗刚结束时肿瘤可能处于坏死状态,若此时进行PET-CT检查,也可能会表现为假阳性;另外,某些良性病变如炎症也可能造成假阳性结果。因此,在淋巴瘤PET-CT评估时,务必明确阳性改变是否与淋巴瘤相关,这就需要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作出判断,临床医师对结果进行针对性的解读,进而使PET-CT发挥更好的作用,避免因结果误判而过度治疗或治疗不足。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娜小编微信!

微信图片_20180728223110.jpg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JAMA Oncology】奥希替尼耐药..
  • 【病例分享】看免疫治疗再次力挽..
  • 【薅羊毛啦】上线「患者随访」新..
  • 【Blood】AYA侵袭性B细胞NHLs的..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