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9年3月29日,由北京朝阳医院主办的“第五届恶性浆细胞病诊治高峰论坛”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论坛汇集了国内多位浆细胞肿瘤领域的知名专家,围绕多浆细胞疾病诊治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及热点问题进行了精彩分享。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北京朝阳医院血液科的钟玉萍主任医师,针对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诊疗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血液与肿瘤科副主任
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美国安德森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中国医师协会血液科医师分会多发性骨髓瘤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委员
北京中医结合血液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血液病理学会委员
中国老年肿瘤学会淋巴血液肿瘤分会青年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与支持治疗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兼秘书
多发性骨髓瘤的治愈仍任重而道远
钟玉萍主任医师: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克隆性浆细胞增殖的恶性血液系统肿瘤,发病率位居血液肿瘤第二。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发展及应用,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得到了显著提高,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从3年左右延长至5~7年,目前仍为不可治愈性,随着病情的推进,患者终究面临复发或难治。因此,我们经常会说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一场“马拉松”,而非“短跑比赛”。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目标是首先让患者得到更快的缓解和疾病控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维持治疗使其能够获得更长时间的缓解,减少复发次数,延缓复发时间,进而使患者获得更好的生存,甚至达到微小残留病(MRD)转阴的状态。
如何进行复发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优化管理
钟玉萍主任医师: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最终会复发。然而,首先要强调的是,我们在初次治疗时应尽可能地为患者选择足够有效、足够疗程的治疗方案,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治疗,以避免人为地造成患者复发或难治。
对复发的患者进行初次诱导治疗时,由于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治疗难度加大。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我们既要考虑疾病本身的相关因素(如细胞遗传学),也要考虑治疗相关因素(如既往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患者有无不耐受、治疗后维持时间等)。另外,治疗方案的选择还需要综合患者本身的身体状况(如年龄、合并症、体能状态等),比如患者的诊断年龄为65岁,缓解2~3年后,其年龄已接近70岁,身体状况可能跟之前有所不同,此时应参考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正确的体能评估。总之,复发后的治疗方案选择难度较大,需要综合多种因素、遵循一些原则来制定最优化的方案。
包括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指南以及2017年中国多发性骨髓瘤指南等多个骨髓瘤诊治指南一致推荐:如果患者持续缓解大于12个月复发,则可以选用原方案诱导治疗;对于持续缓解在6~12个月的患者,中国2017年的多发性骨髓瘤指南中指出也可以使用原药物治疗,但在这里我们不建议原方案,对这部分患者更换不同作用机制的治疗方案,例如,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在初次治疗时用的BC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地塞米松),缓解8个月后,该患者复发,可以考虑选用以蛋白酶体抑制剂为主要药物的其他组合方案如PAD方案(硼替佐米、表柔比星、地塞米松)或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
总之,复发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重要挑战,为实现优化管理,在选择方案时需要慎之又慎,综合考虑多种因素,为患者制定最优、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