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从“魔兽世界堕落之血”事件谈传染病数学模型

临床研究

1970-01-01      

1458 0

内容来自:“小白学统计”微信公众号,感谢作者授权。

 

2007年,以色列内盖夫本-古里安大学(Ben-Gurion University)流行病学家兰·D·巴利瑟,在epidemiology杂志发表了一篇文章,很有意思,名字叫做:Modeling infectious diseases dissemination through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这篇文章利用角色扮演游戏中的一次意外的传染病毒情况,描述了游戏中的传染情况与当时的SARS和禽流感的相似之处。

 

这个角色游戏就是魔兽世界,相信即使没玩过游戏的人,也肯定听说过。而这次游戏中的事件就是著名的堕落之血事件。可能不少非游戏玩家对这一事情并不了解,所以这里先简单介绍一下它的来龙去脉。

 

魔兽世界有一个副本(没玩过游戏的话,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打怪物的地方,通常有大boss),副本中有一个叫哈卡—灵魂剥夺者,又被称为血神。它的一个技能便叫做“堕落之血”。这一技能对一个玩家释放后,这名玩家就会中毒,持续掉血。关键的一点是,这个毒会传播,靠近他的玩家也会被传染。说的稍微专业点就是具有传染性。

 

本来在副本中是无所谓的,因为死了也带不出去。所以就不会把病毒带出去到城市中。所以正常情况下,城市中的人都没啥事。然而有一点游戏设计者没有考虑到,猎人是可以带一个战斗宠物的,而且战斗宠物也会被感染。当宠物被感染后,玩家如果把宠物收起来,这只宠物所携带的病毒,将会被保留,而持续时间将会被冻结。这时候如果猎人带着携带病毒的宠物离开副本,回到主城,然后放出宠物,就会把病毒带到主城中。于是堕落之血事件这场游戏中的瘟疫就这么开始了。

 

当中毒的宠物第一时间被释放到人群,主城里的大批玩家迅速被感染。很多低等级玩家还没来的及反应就中毒死亡(这就像抵抗力太弱的人),而高等级玩家血量多一些(就像是免疫力很强的人),没有立刻死亡,但不明白怎么回事,于是四处逃窜,有一些中毒的玩家使用传送法术传到其他主城(就像是乘坐各种交通工具跑到其它地方),结果导致病毒被带到了其他城市,从而导致病毒更大规模的扩散。

 

还有很关键的一点,连游戏中的NPC(解释给非游戏玩家看:就是那些游戏中的角色,主要负责买卖交易、问路对话等,不是游戏玩家扮演的角色)也受到了感染。有的NPC感染后不死,这就增加了病毒传染的几率,从而导致局面失控,整个游戏中尸横遍野。

 

这时候有的人会自发组织起来救援,比如具有治疗能力的职业(希望现实中这种人多一些,比如白衣天使);有的人则是恶意传播,到处乱窜,临死前拖个垫背的(现实中这种人的行为就像那些伤医者,只会添堵);有的发现能传染后,赶紧跑到一些原始森林或人烟稀少的农村,避免跟其他人接触(这可能代表了现实中大多数普通人的行为)。

 

最后游戏公司想办法封闭主城,想让主城中的被感染的玩家全部死亡后,再解封,这样就可以杜绝传染(这让我想起了电影“生化危机2”)。然而有一些恶意玩家会故意从其它地方带来病毒,再次感染该城市,从而导致感染始终无法终止。当然,这毕竟是游戏,最终游戏公司修改了“堕落之血”这一技能,取消了这一技能的传染性,终于结束了这次暴发事件。

 

不少人发现这一事件后,都对此很感兴趣,前面提到的文章就是其中之一,对此进行了分析。甚至美国疾控中心也向公司要这份传染爆发的数据,以作为模拟之用。

 

为什么一个游戏中的病毒暴发会有这么大影响,其实这也就是传染病数学模型的含义,通过游戏数据中的传染情况,可以模拟现实的情况,当然前提是各种假设合理的情况下。

 

传染病学模型有很多,有的是基于动力学的模型,有的是流行趋势估计的模型等等。传染病动力学模型往往都需要考虑一些指标或数据,例如,感染者(Infective,I)、易感者(Susceptible,S)、潜伏人群(Exposed,E)、移出者(Removal,R)等,而且往往需要很强的假定,如封闭人群、无其它气候因素影响等。

 

当然有些情况下,这些假定未必现实。然而这并不是说传染病模型就没有用处,这对我们了解疾病的正常传播情况还是有用的。下面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一些传染病学模型。

 

(1)SI模型

SI模型就是只考虑易感者和感染者,假定有人感染了疾病,然后传染给其他人,然后其他人也变成了感染者,而且一旦成为感染者便不再恢复。

 

这一模型比较简单,就是计算一个感染率就行了,得到了感染率,就可以估算出封闭人群中以一种什么样的速度感染,就能估算出感染人数。当然,这种感染率并不见得(事实上一般也的确不是)是常数,也就是说,不一定是以稳定的人数增加。

 

事实上,这一模型通常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可能一开始感染人数较少,后面可能速度会增大,但到最后仍会减缓,最终所有人都感染,趋于饱和。

 

(2)SIS模型

SI模型其实并不是很合理,因为假定一旦感染便不能回复,这一假定是存在问题的。

 

有一些传染病,易感者被感染后,即使康复了仍有可能被再次感染,此时SI模型就变成了SIS模型。

 

既然有恢复,那模型就变得稍微复杂了一点,也就是说,不仅要估算易感者被感染的速度,还得估计恢复的速度,这样才能算出有多少人恢复了,又加入到了易感染的大军中。所以这种模型是个循环的模型。

 

既然模型有两条路线,那就需要估计出这两条路线的估计值,也就是感染率和恢复率。

 

 

(3)SIR模型

SIR模型一看就是多了一个R,也就是移出者。所以它的意思也很好理解,有的传染病,感染后终身具有免疫力,不再被感染,因此这些人不再是易感者人群,从易感者人群中移出。

 

同样,SIR模型也有两条路线,需要考虑从感染者到易感者的感染情况,以及感染后的恢复情况。

 

不管是SI、SIS、SIR,其参数估计一般都是采用微分方程,虽然听起来好像挺麻烦,但实际上软件已经比较方便,可以直接计算。比如matlab、python等,都已经比较成熟。例如下面是python计算的SI、SIR的预测图。

 

 

SI模型提示,大约在第15天的时候,感染人数饱和,此后基本不再增加

 

SIR模型提示,感染者大约在第15天达到高峰,此后人数减少,由于移出者越来也多,易感者在大约15天后降到低点。

 

(4)其它更复杂的SIR模型

通常的SIR模型考虑比较简单,如假定是封闭人群,不考虑出生和死亡的变化。如果考虑到出生、死亡所带来的人群变化,这时候就不再是封闭人群,而是一个流动人群;再比如,如果某传染病已有疫苗或一定治疗方案,发生传染时,通常会考虑接种疫苗或其它治疗方式,此时也会给人群带来影响。

 

(5)反向计算法(back calculation model )

这种方法思路是一种反向计算,就是利用现有的传染病病例数和潜伏期分布,反推该传染病的传染率。

 

反向计算模型由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潜伏期分布、不同时段病例数和感染分布模型。简单来说就是个除法,已知a*b=c,现在有了结果c(病例数),又知道了b(潜伏期分布),用c除以b就得到a(感染率)。听起来就像把大象关进冰箱这么简单。然而实际做起来就复杂得多,要用到卷计算法和期望最大化算法。

 

下图显示了反向计算的大致思路,一开始有个初始值,然后根据疾病分布,估计出第一步的感染率,然后调整感染率,重新估计出疾病发病例数,如此不断循环,最终估计得到发病率。这就是EM算法。

我个人以前曾用这种方法推算过HCV的感染率(并没有发文章,只是自己算着玩),但是确实计算起来非常复杂。不过也比较有用。在疾控领域,很多时候你知道的只是目前现有的病例数,而且有时候你能获得这种传染病的潜伏期分布,这时候如果你想知道该病的感染率是多少,以便于推算将来的感染情况,就可以考虑用这种方法。目前它在HIV中用的较多,其它似乎用的不多。

 

(6)S型曲线拟合

对于某传染病的发病例数预测,很常用的一种是S型曲线拟合。因为病例数样子像S,所以叫S型曲线。

 

 

看到曲线大家不难理解,因为正常情况下,感染病例一开始不会有太多,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可能例数越来越多,但又不是直线增加,较为常见的就是这种S型的增加。

 

例如,2003年香港某一时间段内报道的SARS病例数,具体如下:

 

 

这个其实就很像S型曲线,可以考虑用相应的分布拟合,医学中比较常见的是logistic曲线。例如,上述数据用logistic曲线拟合效果如下:

 

 

可以看出,拟合效果还是不错的。一旦拟合了曲线,就可以根据曲线的参数推断出病例变化趋势。如什么时候病例增加速度开始变缓,什么时候病例趋于稳定,等等。

 

最后,希望各位朋友(尤其是非医疗领域的朋友),多听从专家建议,相信疾控中心和医院,尊重医疗人员,服从安排,不要盲目听信小道消息,多看官方消息。相信我们一定会安然度过。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统计教程!



科研资讯(站内):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咖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国药新冠疫苗试种“第一人”,“..
  • 乳腺癌小红书(2024年版)【附下..
  • 2024 | 国家飞检启动
  • 标杆企业医院准入策略研究分析(..
  • 推荐阅读 更多>>
  • 疫情期间企业员工线上培训补贴政..
  • 塞瑞替尼: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
  • 疫情下的中国公共卫生体系..
  • 春节转发提醒所有人!不明原因肺..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