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英国“一流科研”为何未能转化为“一流抗疫”?

临床研究

2020-04-02      

1687 0

英国是现代医学发源地之一,拥有雄厚的医疗科研能力,英国大学、实验室此次疫情期间的贡献引人注目。但与韩国、德国、新加坡等国相比,英国抗疫效果不尽如人意。专家认为,英国一流的科研能力未能及时转化为一流的抗疫成效,这与政治体制限制、政府应对缓慢、病毒研究和疫苗研发的周期性规律以及基层医疗资金不足等原因有关。


科研走在世界前列


此次疫情期间,英国在预防检测方面动手较早。


2月,帝国理工学院研究团队成为全球首个开始对新冠肺炎疫苗进行动物测试的团队。3月,牛津大学宣布研制成功新冠肺炎病毒快速检测技术,剑桥大学宣布将和“英国新冠肺炎基因组学联盟”开展新冠病毒大规模全基因组测序工作。


疫苗研发方面,英国多所大学研究团队在2月初即启动疫苗临床试验。牛津大学2月7日宣布,该校下属的詹纳研究所团队正准备为一种可对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候选疫苗开展临床试验。帝国理工学院、剑桥大学也宣布正抓紧开发疫苗。



在利用计算模型推算可能的感染病例数方面,英国研究机构更是走在世界前列。3月,帝国理工学院团队预估若英国政府坚持此前采取缓解策略的抗疫方案,疫情可能会造成25万人丧生。这一研究成果成功为英国政府的抗疫政策纠偏,政府从此前较低程度的干预策略转变为更加接近中国所采取的深度干预举措。


全英华人教授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帝国理工学院医学教授马大青认为,此次抗疫进程中,英国展现了强大的科研能力,英国政府也始终强调基于科学证据进行决策、制定科学抗疫政策的重要性。


各项指标落后德国


然而,从确诊病例增幅、病亡率、医护人员感染率等数字看,英国目前抗疫表现并不理想。英国王储、首相、卫生大臣等相继确诊,都让人对英国防疫效果产生疑虑。


总体看,英国疫情发展较快,确诊病例在全球除中国以外的国家中排在第七位,在欧洲列第五位,其中死亡病例排在全球第七位、欧洲第四位。


▲【参考视频】英国男子流泪讲述丧母之痛 告诫民众勿轻视新冠疫情


截至3月30日,英国报告确诊病例逾两万,病亡约1400人。与德国相比,英国目前在各项医疗指标上均落后。从死亡率上看,英国约为6%,远高于德国的0.9%。从检测能力上看,英国近期提出的目标是,把日均检测人数提升至2.5万人次,这仅为德国的五分之一。


目前英国确诊人数曲线与意大利疫情初期曲线较为接近,舆论认为,英国有可能成为又一个意大利。英国媒体报道,多达80%的英国人可能会确诊感染病毒,其中可能有15%、约790万的英国人要入院治疗。


多重因素阻碍抗疫


为何英国一流的科研能力未能转化为一流的抗疫效果?英国专家认为,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英国等西方国家的体制对封城、全面关停经济等强力措施感到陌生,更希望将有限的医疗资源及医护人员用于抢救重症病人,避免恐慌导致更大的经济损失。此外,极端措施需议会按程序批准才能执行,西方社会资本驱动社会发展的模式也不能允许这样的举动出现。


▲3月31日,在英国伦敦北环路,一处电子广告牌提示人们减少不必要的外出。新华社发(蒂姆·爱尔兰 摄)


“金砖国家”概念首创者、英国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主席吉姆·奥尼尔认为,以经济停摆来换取国民健康的方式,对西方国家而言是全新的。马大青也认为,西方政治体制与文化传统,强调自由和人性,让经济第一时间停摆是不可能的,英国政府在关闭航空运输与封城方面始终较为慎重。


其次,对病毒本身的认识是一个客观过程,特别是疫苗研发本身有周期,英国的科研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体现为抗疫成果。中国医学科学院牛津研究所英方所长、MRC人类免疫中心项目负责人董涛说:“英国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发方面从序列到一期临床,可以说速度已经很快,但疫苗研发到广泛用于普通人最快周期也需12-18个月,这不是科研水平高低能改变的。”



第三,英国政府在疫情早期行动迟缓,舆论认为政府应对严重呼吸系统传染病经验不足,重视程度不够。约翰逊政府本可以更早举行内阁紧急会议,部署防控措施。英国公共卫生专家约翰·阿什顿说,英国政府没有经过SARS这样的重大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历练,也没能认真对待其他国家的经验,因此疫情初期行动太慢。


第四,英国基层医疗体系存在短板。虽然英国在疫情信息公开、应急方案制订等方面的表现可圈可点,但落实计划需要足够的医疗资源和医疗体系的韧性。


因财政紧缩政策及医疗体系改革等原因,英国国民保健署目前在资金和人力方面均存在缺口。据报道,英国1.1万名前军医将重返一线、2.4万名应届护士和军医专业毕业生也将填补到医疗人员的缺口中。


阿什顿说:“我们需要把所有的点都连接起来,发挥整体功效,要记住,任何系统的强健程度都取决于它最薄弱的一环。”




科研资讯(站内): 一流科研、一流抗疫

百度浏览   来源 : 桂涛 张家伟 参考消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一流科研、一流抗疫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顶级三甲华西医院政策:发论文只..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
  • 卫健委最新发布:该项考核不合格..
  • Nature子刊:涂毅恒团队揭示慢性..
  • 推荐阅读 更多>>
  • 无症状感染者?境外输入病例?中..
  • 如何解读无症状感染者?我们需要..
  • 罕见!钟南山、张文宏敲响“双重..
  • 数据模型告诉你,现在可以放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