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乳腺外科医生火力全开!点亮超声下真空辅助活检+切除“全技能”

临床医学

1970-01-01      

2018 0
来源:TouchMed

随着技术的发展,影像学引导下的介入技术,如真空辅助活检(VABB),正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乳腺外科医生作为传统治疗的操作者,对VABB的掌握现状如何?如何提升技能?

近20年来,真空辅助乳腺活检(VABB)已被证明不仅是一种诊断工具,也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切除常见良性病变,如纤维腺瘤、乳头状瘤和小面积妇科肿瘤。最近的研究也指出,VABB在非典型B3病变(包括非典型乳头状病变、桡侧疤痕、小叶肿瘤和叶状肿瘤)的治疗中越来越重要。

外科医生一直是乳腺疾病的传统治疗操作者,随着VABB在治疗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多,医生掌握VABB技术很有必要。然而在实际临床中,以诊断为目的的VABB主要由专业放射科医生进行,乳腺外科医生对VABB的应用至今尚未报告。

在三个医疗中心的3名外科医生参与下,一项澳大利亚多中心研究报告了针对门诊乳腺疾病患者,外科医生进行的超声引导下VABB和真空辅助切除(VAE,仅用于假定或证实的良性乳腺病变)的临床结局,并记录患者的手术并发症,且在每次干预后,对患者进行调查,报告手术过程中的不适程度以及是否准备在未来接受该手术方面的经验。

对于在门诊进行手术的患者,需要采用无菌技术,在超声视野下确定病变并进行浸润性局部麻醉(1%利多卡因)。通过一个3~4 mm的切口将VABB探针插入病变后方,准确定位后对病灶进行多次取样(图1)。如果目的是完全切除病变,那么病变切割的过程会持续进行,直到病变在超声下不再可见。

图片1.png图1 (a)超声图像显示VABB探针最初位于纤维腺瘤的后面,在VAE过程中,随着病变的逐渐切除,病变大小逐渐减小(b,c),直至完全切除(d)

197名患者(191名女性,6名男性,平均年龄48.6岁)共进行225例超声引导下真空辅助乳腺手术。225例手术中,51例(22.7%)是以诊断为目的的VABB,174例(77.3%)是以切除为目的的VAE。VABB平均时间为14.08分钟,VAE的平均时间为14.23分钟。大多数接受VABB的患者是非特异性良性病变(28%)、良性纤维囊性变(20%)或纤维腺瘤(24%),而大多数VAE是纤维腺瘤(46.8%)或不伴非典型增生的乳头状瘤(21.4%)。

174例VAE手术中,165例(94.8%)成功实现了病灶的完全切除*(表1)。VABB组平均病灶大小为19.3 mm,VAE组的平均病灶大小为10.6 mm。

* 完全切除的判断标准是指术后超声检查未发现任何病灶或随后的间隔超声检查未发现病灶

表1 VAE的成功率

图片3.png患者对真空辅助乳腺手术的耐受性非常满意,对患者体验的调查显示,80.5%的患者认为手术并无不适,17.4%的患者认为手术中等不适,只有2.1%的患者认为手术极度不适(图2)。约98%的受访女性表示,相比开放手术,她们更愿意接受进一步的真空辅助粗针干预。

1592277745444148.png

图2 VABB/VAE手术过程中报告的患者体验

在VABB组和VAE组中,大多数患者(77.8%)未发生并发症。最常见的并发症是瘀斑或血肿,VABB组和VAE组发生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9.6%和17.8%。此外,只有一例手术(0.4%)出现轻度感染(图3)。

1592277772588576.png

图3 外科医生进行的VABB/VAE手术的并发症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熟悉超声的专业乳腺外科医生可以提高手术效率,安全、快速地进行真空辅助手术。VAE作为一种微创手术,可以安全实现中小型乳腺良性病变的完全切除,是乳腺外科医师应熟练掌握的技术。因此,临床上应鼓励乳腺外科医生提高乳腺超声和超声引导介入治疗的水平并获得认证,以便能够安全地为患者提供新型微创治疗。

参考文献

Bennett I, de Viana D, Law M, Saboo A. World J Surg. 2019 Nov 11.

复肿内科乳腺癌精品课程火热销售中……
查看详情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改善肠道细菌还可降血脂?Cell子..
  • FDA撤回羟氯喹/氯喹的紧急使用授..
  • Cell | 病从口入的机制被发现!..
  • Nature:新冠病毒到底有多致命?..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