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多位二次感染者讲述:“重阳”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

疫情百态

2023-01-17   来源 : 生命时报

851 0


阳过之后多久可能再阳?“重阳”症状更严重吗?随着春运的开始,不少人开始忧虑这个问题。


一项涉及1800万受试者的文献显示,再次感染后患重症的可能性比第一次低55%。


近期,多位二次感染者现身说法,讲述了“重阳”到底是怎样一种感觉。



再感染的几率和严重程度如何?


在新冠之前,人类已经发现多种疾病可导致反复感染,比如流感病毒。总体规律是此前的感染产生了抗体,以后再感染时症状会相对较轻。


二次感染的几率有多高?


巴西学者2022年4月发表的研究显示:

巴西的二次感染率为13%,巴西有70%的人完全接种疫苗、80%的人接种了至少一剂疫苗;

南非的二次感染率达40%,但南非只有28.95%的人完全接种了疫苗。


二次感染的严重程度如何?


2022年11月,意大利学者发表的文献综述共纳入18项研究,涉及1800万受试者。结果显示,再次感染后患重症的可能性比第一次低55%。


《柳叶刀-区域健康(欧洲)》2022年9月刊登的一项研究指出,99.17%的二次感染是轻症,只有少数为重度(0.78%)或危重(0.05%),再感染比初次感染症状更轻。


初次感染和二次感染间隔多久?


意大利学者2022年5月发表的论文显示,意大利一个地区44%的人口接种2剂或更多疫苗;二次感染几率为0.67%,两次感染平均间隔349天。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王贵强表示,从二次感染出现的时间来看,一般有一段间隔期,不会在感染以后很快再次感染,同一毒株的再次感染概率是极低的。


再感染的间隔时间越短,症状通常越轻,间隔时间长了,症状就偏重,这和我们体内的保护性抗体免疫有直接的关系。

王贵强表示,瑞典的研究发现,二次或三次感染奥密克戎不同毒株,症状非常轻,基本是无症状或轻型。当然我们也要关注一些老年人,比如美国退伍军人机构做了一个研究,在退伍军人的老年人里面,如果二次感染,确实有一部分病人会加重甚至死亡。所以我们要把老年人保护好,这是至关重要的。


多位再感染者讲述“重阳”体验


目前国内有过二次感染经历的样本有限,我们选取几位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过经历的二次感染者。尽管无法代表所有再感染可能出现的情况,还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些宏观数据以外的参照。


24岁,2022年3月初次感染,2022年12月二次感染,间隔9个月


自媒体博主@杏仁 发布视频称,第一次“阳”是在2022年3月,当时连续发烧三天,体温39℃,没有一晚能睡好觉。


视频中他介绍,“重阳”的第三天除了喉咙痛、鼻塞,并没有发烧。比起第一次,此次感染他的胃口没有变小,全身也有力气。同时他表示,身边有很多4月份感染过的人,他们第二次感染的症状和他一样,不是很重,且第四天抗原就转阴了。


39岁,2022年3月初次感染,2022年12月再次感染,间隔9个月


一名39岁的男性在媒体采访中透露,他第一次感染在2022年3月,当时是在韩国;第二次感染是2022年12月,两次感染都是奥密克戎,间隔9个月。

“初次感染时我连续发烧了4天,烧到39.4℃,感觉头疼、浑身酸痛,吃了退烧药,到第五天才慢慢好一点。第二次感染在中国,症状比第一次轻很多,有点发烧,身体酸痛,但没有第一次那么难受了。感染那几天我还一直在工作、做家务,第五天虽然抗原还是阳性,身体已经不疼了,就像回到没有生病的时候一样。”


2020年初初次感染,2022年12月再次感染,间隔2年多


视频博主@辣姐在武汉 分享自己二次感染新冠的经历,她表示,第一次感染是在2020年初,如果将两次感染经历做个对比,第一次感染发烧持续了7天,完全康复足足用了两个月;这次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症状来得快去得也快,加上知道病毒毒性减弱,心理上也轻松很多。

26岁,2022年7月初次感染,2022年12月再次感染,间隔5个月


26岁的张先生没有接种疫苗,他表示:“第一次感染完,我觉得好像也没那么恐怖,非常确定这就是一个重感冒,一点事都没有。第二次感染后我心态又变了。它不像一开始认识的那么恐怖,也没有后来以为的那么无所谓,它还是一次比较重的生病,需要重视起来,尽量别感染。”

北京疾控专家指出,目前新冠病毒重复感染导致严重疾病的报道少见。重复感染后的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感染剂量、新冠变异株,以及个人健康状况都可能有关。但总体上,重复感染导致重症的风险很低。


如何降低“重阳”风险?


目前,国内大多数人刚刚经历或正处于第一波浪潮,免疫系统正处于全副武装、激活的状态。感染后3~6个月,体内抗体都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对小幅度的病毒变异都有交叉保护作用,无需对二次感染过分焦虑。


即使春节旅行过程中遇到了其他系列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但过往感染带来的保护不会完全丧失,刚经过战斗的身体还是能认出一部分敌人的特点,大大降低二次感染的风险。



理论上3~6个月再次感染的可能性非常低,但也不是100%不会感染,因此做好防护是不会错的。


1、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处于环境密闭的场所时,全程正确佩戴防护口罩;注意手卫生,不乱摸眼睛。


需要提醒的是,酒精属于易燃品,飞机、铁路禁止携带。乘坐火车时,尽量使用消毒湿巾等替代酒精,且消毒凝胶每人限带100毫升。


2、接种疫苗及加强针。感染半年后可以再接种一剂疫苗加强免疫,会获得更高的防护水平。

3、回家后尽量避免接触家里的老人或有基础性疾病的人员,接触时最好佩戴N95。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祝大家平安健康地度过春节。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基层医疗“卷”起来了!卫健委开..
  •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正式..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PET/MR助力原发性前列腺癌GTV勾..
  • 初波/柴人杰/尹成骞团队揭示色氨..
  • 这些新指标,未来有望用于肿瘤筛..
  • 三阴性乳腺癌治疗进展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