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易出现脑转移,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患者,第一代EGFR-TKI较难穿透血脑屏障,因此颅内疗效有限;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的问世,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奥希替尼能够有效控制晚期NSCLC脑转移的发生与进展。【肿瘤资讯】特邀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谢聪颖教授,分享EGFR突变阳性NSCLC脑转移的一线防治经验。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放化疗科科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放射治疗专委会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靶向治疗专委会委员
浙江省抗癌协会理事
浙江省抗癌协会生物治疗专委会候任主委
浙江省医学会化疗和生物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
浙江省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
温州医学会肿瘤放化疗分会主任委员
2009年美国密歇根大学附属医院肿瘤中心访问学者
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0多篇,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获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
如何看待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脑转移的防治?
谢聪颖教授: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在不同病程阶段中会有40%左右的患者发生脑转移,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比例。众所周知,化疗药物很难突破血脑屏障,因此对于脑转移的治疗,其疗效无法让人满意。在靶向治疗时代,对于EGFR突变阳性伴脑转移的患者,EGFR-TKI是比较经典和标准的治疗模式,但是第一代EGFR-TKI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较弱,同时临床数据也告诉我们,第一代EGFR-TKI治疗失败的患者中,有三分之一是伴有脑转移或脑膜转移。为了突破这一治疗瓶颈,第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应运而生。在FLAURA研究中,我们特别观察到,对于基线合并脑转移的患者,第三代药物和第一代药物相比,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客观缓解率(ORR)从43%提升到66%。因此,对于合并脑转移的EGFR突变阳性患者,第三代药物明显优于第一代,未来将会是首选的治疗模式。当然,放疗也不能被忽略,虽然放射治疗会有一定的毒性,但近年来,放疗技术有了明显的提高,包括立体定向放疗(SRS)和保护海马的全脑放疗等,可以带来高效低毒的治疗效果。因此,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我们需要对人群进行细分、实现精准定位,尽量不要使患者错失任何一个非常好的治疗模式,包括精准放疗、奥希替尼等。同时进行合理的全程管理,最终让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获益。
如何看待国际指南对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的首选推荐?
谢聪颖教授:目前国际上几大权威指南均非常明确地推荐奥希替尼作为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并且证据级别非常高,2019年美国NCCN指南第二版,已经将奥希替尼推荐作为这类人群一线治疗首选,另外包括ESMO指南、日本指南以及近期发布的泛亚ESMO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指南均做出相似的推荐。要得到这几大权威指南的推荐,必须是基于非常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FLAURA研究中,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将患者的中位PFS从第一代EGFR-TKI的10.2个月提高到18.9个月,降低了54%的疾病进展风险。对于一些特殊的患者,如脑转移患者,奥希替尼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同时奥希替尼拥有更好的安全性。未来,随着更深入的研究,一线首选奥希替尼治疗EGFR突变阳性NSCLC将会变得更加期待。
奥希替尼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患者一线治疗对临床决策将有哪些影响?
谢聪颖教授:未来奥希替尼在国内获批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一线治疗,将会对临床实践产生比较大的影响。首先,如果有法律政策依据的话,临床医生处方起来会更加放心;一线适应证的获批,对应的将有助于药物进入医保报销,普及更多的患者。因此,无论从医生处方或临床决策,还是患者的选择而言,奥希替尼进入一线治疗,对大家而言,都是非常利好的消息。另外,在临床疗效上,FLAURA研究的数据已经非常明确地告诉我们,对于EGFR敏感突变的晚期NSCLC人群,对比第一代EGFR-TKI,使用奥希替尼治疗的患者无进展生存(PFS)有了明显地延长,从10.2个月提升到18.9个月,虽然总生存(OS)数据尚未成熟,但已经看到了延长的趋势。对于一些特殊人群,如合并脑转移或伴有原发T790M突变的患者,奥希替尼也绝对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如果FLAURA研究的OS结果最终是阳性结果,毋庸置疑,我们将采用第三代药物来替代第一代药物进行治疗。FLAURA研究的结果显示,对比第一代EGFR-TKI,奥希替尼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还降低了毒副作用。未来如果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作为慢性病来管理,我们希望能在提高疗效的同时,降低药物的毒副反应,这才有利于患者长期的服用。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