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及危险并存 Anti

临床医学

1970-01-01      

1713 0
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及危险并存 Anti-arrhythmics Effective, Albeit With Risks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4/1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对44项试验的荟萃分析提示,大多数抗心律失常药物在房颤复律后维持长期窦性心律方面有中等疗效,但是均伴有不良反应。 根据他们的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警告说:“因为有死亡率升高的危险,IA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于这一适应证时应该特别谨慎。” 作为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酮在预防房颤再发方面最有效,不良事件较少,与安慰剂相比,该药也不升高死亡率。 Carmelo Lafuente-Lafuente(法国巴黎Lariboisière医院)及其同事指出,在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房颤患者中,只有十分之二或三的患者在一年时仍能维持窦性节律。 他们调查了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长期效应,21项试验比较的是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对安慰剂/无治疗(对照)的效应,9项试验进行2种抗心律失常药物与安慰剂比较,14项试验是两种甚至更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较。总的来说,这些试验共包括了11 322例患者。 研究人员报告说,IA类药物磷酸丙吡胺和硫酸奎尼丁、IC类药物醋酸氟卡因和盐酸普罗帕酮、III类药物胺碘酮、多非利特和盐酸索它洛尔明显减少了房颤复发。要避免一次事件,药物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需要治疗2例和9例患者。 然而,所有药物也因不良事件而使停药率升高,每治疗9到27例患者,就有1例因不良事件而停药。 奎尼丁治疗时死亡率有升高的趋势,与其它IA类药物磷酸丙吡胺合用时死亡率的升高变得明显(比值比=2.39,P=0.04)。 研究人员计算得出,109例患者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1年会增加1例死亡,但是,他们承认其中的可信区间很大。 索它洛尔治疗也有增加死亡率的趋势,但是在大规模、高质量的试验中这一趋势并不明显。与IA类药物比较,氨碘酮使死亡率明显降低。 所有IA、IC类药物、以及除决奈达隆外的所有III类药物均可维持房颤复律后的窦性心律,但其中42~67%的患者再次复发。 研究人员在《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上指出:“在现有的试验中,有关各种重要临床结果(卒中、血栓和心力衰竭)的数据还是很少。” “因此,这些药物长期治疗最终的危险-获益比仍然未知。”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抗心律失常药物

分享到: 更多



科研资讯(站内): 抗心律失常药物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抗心律失常药物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干细胞动员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修复..
  • 男性与女性的心绞痛发生率相似..
  • ACE 抑制剂治疗的益处与患者的危..
  • 超声心动图可预测房颤患者脑栓塞..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