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在深化药品医疗器械改革、实行优先审评政策、扩大药品审评人员等政策措施的引导下,中国正在迎来新药发展的黄金期。近年来,创新药在中国的上市层次不穷,为临床上的一些罕见病和难治性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罗氏作为一家研发驱动型公司,为中国患者带来了很多创新的药物,现在,小编就来盘点一下罗氏最近上市的创新药物。
阿来替尼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有效控制和预防颅内进展,安全性更优,使肺癌变成慢性病成为可能
ALK重排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靶点,ALK重排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为5%左右,但患者平均年龄较年轻,复发风险高,预后差,易发生脑转移,疾病负担较重。2013年,克唑替尼上市,为ALK重排的患者带来了靶向治疗新选择,然而患者在使用克唑替尼治疗10个月左右,会出现疾病进展,且大部分患者为脑转移,后续治疗方式相对有限。ALEX研究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中,头对头比较了新一代ALK抑制剂阿来替尼和克唑替尼,结果显示,阿来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34.8个月,是现有标准治疗(克唑替尼)的3倍以上[1]。此外,阿来替尼可以有效地穿透血脑屏障,有效控制脑部病灶,预防颅内进展。与此同时,阿来替尼的安全性更优。基于ALEX研究结果,阿来替尼相继在美国、日本等多个国家上市,是目前全球多个权威指南推荐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也是NCCN指南(2019年V3版)中被唯一标注为“优选”的治疗方案。2018年,阿来替尼正式登陆中国,为中国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带来新标准。国外药物经济学分析显示[2],阿来替尼通过延长PFS,提高生存质量,显著增加了患者的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同时有效节约脑转移相关的直接、间接医疗成本,因此是具有成本效果优势的方案。目前阿来替尼在中国的销售价格折合慈善方案后与国家医保目录内的同类品种,如克唑替尼或者塞瑞替尼相比较,月均治疗费用相当。
帕妥珠单抗在中国上市,为高复发风险乳腺癌患者带来希望
早期乳腺癌治疗目的是治愈,且是唯一可治愈的阶段。不同于西方人群,中国乳腺癌患者更年轻,初诊发现时晚期患者比例高,对早期治愈需求更强烈。帕妥珠单抗作为首个抑制HER2异源二聚化的大分子单抗,与曲妥珠单抗结合不同的HER2位点,可以全面阻断HER2通道信号传导。APHINITY研究证实,与曲妥珠单抗单药相比,帕妥珠单抗加入曲妥珠单抗能降低19%的浸润性乳腺癌复发风险,尤其对高风险人群,获益更为显著。中国乳腺癌患者更为年轻化,复发风险相对更高,更有可能从双靶向抗HER2治疗中获益,进而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临床结局。APHINITY研究亚组结果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点,在中国人群中通过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治疗可使淋巴结阳性(LN+)或激素受体阴性(HR-)的高危人群复发或者死亡风险分别降低45%和51%,因此中国人群确实获益更明显 。目前,中国及各大国际权威临床指南将帕妥珠+曲妥珠联合化疗作为高复发风险HER2阳性早期的标准系统治疗方案的唯一推荐。国外药物经济学分析显示[3],帕妥珠单抗与曲妥珠单抗联合方案节约了复发或转移期治疗费用,具有经济性。
艾美赛珠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填补了A型血友病常规预防治疗的空白
血友病在发现之初是无法治疗的,直到20世纪 50年代,随着对疾病认知的不断提高,以及全血、血浆和冷沉淀的应用,才逐步开启了血友病的治疗,但仍然不能改变血友病患者残疾及过早死亡的结局。伴随着血浆制品工艺的不断提升,血友病的治疗理念也在探索中不断转变,药物的替代治疗由按需治疗转为预防治疗。然而,目前血友病的传统治疗仍然面临较大的挑战,不过可喜的是,一些创新疗法的问世,为血友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如长效制剂、挑战抑制物的新药、改变给药方式来增加患者的便利性和依从性、基因治疗等。其中非常值得一提的是艾美赛珠单抗注射液,这是20年来血友病领域首个突破性创新药物,是常规预防治疗的首个非因子类药物,获得美国FDA突破性疗法认定。艾美赛珠单抗是一种人源化、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可模拟活化凝血因子Ⅷ的辅因子功能,促进FⅨa对FⅩ的活化,重新恢复天然凝血途径;同时,艾美赛珠单抗的作用不会受到抑制物表达的影响,无论是否存在抑制物,都能有效预防出血事件。
目前,国内外权威指南均将预防治疗作为A型血友病的推荐治疗方式,对于中国有FVIII抑制物的患者,缺乏有效地、可长期用于预防治疗的药物,急需新药填补这一临床空白。艾美赛珠单抗的上市,成为中国首个获批用于A型血友病常规预防性治疗的药物。与旁路药物相比,艾美赛珠单抗能显著降低出血风险,使“零出血”的目标成为可能。 同时每周1次的皮下注射,使用方便,减轻了患者既往其他药物治疗带来的频繁输注的痛苦,降低了看护者陪护和护理的难度,对于儿童尤为显著。除了疗效优势以外,艾美赛珠单抗还显示出卓越的药物经济优势。国外药物经济学评价显示[4],有FVIII抑制物的A型血友病患者使用艾美赛珠单抗预防治疗,显著节省因出血事件引起的医疗成本,并减少生产力损失,预算影响可控,具有极高经济性。
托珠单抗创新机制,为中重度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带来新的选择,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一线生物制剂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以对称性小关节受累为主的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女性多发。类风湿关节炎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30~50岁为发病的高峰,是导致我国人口致残的第二大原因。在过去的10年间,随着诊断、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新型生物治疗药物的开发及临床使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理念、治疗手段巳发生了变化。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拮抗剂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生物制剂,其疗效和安全性已得到了广泛的临床验证。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TNF-α拮抗剂不能完全满足现有临床需求,仍有部分患者即使使用TNF-α拮抗剂仍得不到病情缓解,且可引起感染(包括结核等)和恶性肿瘤发生风险增加等问题,限制了其临床使用。托珠单抗注射液(雅美罗)是全新靶点的生物制剂,作用于白介素-6(IL-6)通道,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2018版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5]中,对传统合成 DMARDs反应不足的RA患者,也是建议传统合成DMARDs联合托珠单抗进行治疗。研究显示,托珠单抗快速抗炎并持续增效,可抑制并有效修复类风湿关节炎关节骨破坏,同时改善全身合并症状(如贫血、骨质疏松、抑郁等),使患者达到综合获益。
儿童罕见病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面临诊断和治疗双重困境,托珠单抗为这类患儿带来突破性希望
儿童罕见病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 (sJIA)是一种自身炎症疾病,具有高致残、可致死的特点,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sJIA发病率较低,在美国、欧盟和日本都认定为罕见病。目前,国内针对sJIA的诊疗面临两大困境:第一, sJIA 在国内公众的认知度不高,尤其是在基层普通儿科医生中,因此,未来的工作可能需要从基础做起,让更多医生了解熟悉这个疾病。第二,确诊的患儿治疗也非常困难。过去,我国对该病的治疗只能靠长期反复应用糖皮质激素来控制炎症,由于药物副作用大,会给患儿造成诸多不良后果,例如导致生长发育缓慢、肥胖、高血压、骨质疏松、消化道出血、糖尿病等。即使这样,病情仍不能被完全有效控制,危及生命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随着对sJIA发病机制的认识,为这类难治性疾病带来新的转机。托珠单抗是目前中国唯一获批治疗儿童罕见病sJIA的生物制剂,可以全面控制sJIA症状,快速减停激素,抑制关节破坏,预防残疾;同时,患儿使用托珠单抗后,可以实现追赶生长,治疗1年后,患儿平均身高增长速率已高于健康同龄儿童。托珠单抗在国内获批上市,为sJIA的治疗带来质的突破,为患儿和家庭带来福音。
总结
这些创新新药进入中国固然让广大患者兴奋不已,但是相对较贵的价格却让大多数患者只能“忘药兴叹”。如何提高药物可及性,让广大患者能够真正使用上这些好药,真正获益,还需要政府和企业一起,通过多方努力,共同推动医保目录的调整。可喜的是,国家从政策层针对恶性肿瘤和罕见病都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快境内外抗癌新药注册审批时间、进口的全部抗癌药实现零关税、加快医保药品目录调整频率,很大程度解决了药物可及性和昂贵的药费问题,真正让广大患者能够使用上这些创新的救命药。
1.Camidge D R,Dziadziuszko R, Peters S,et al.Updated efficacy and safety data from the global phase III ALEX study of alectinib (ALC) vs crizotinib (CZ) in untreated advanced ALK+ NSCLC[R/OL].2018 ASCO,abs 9043.
2.Tomasini P,Egea J,Souquet-Bressand M,et al.Alectinib in the treatment of ALK-positive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clinical trial evidence and experience with a focus on brain metastases[J]. Ther Adv Respir Dis. 2019 Jan-Dec; 13: 1753466619831906.
3.Louis P. Garrison, et,al.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of Pertuzumab with Trastuzumab and Chemotherapy Compared to
Trastuzumab and Chemotherapy in the Adjuvant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Breast Cancer in the United States,Value in
Health,2019.
4.Rind D,Agboola F,Kumar F,et al.Emicizumab for Hemophilia A with Inhibitors: Effectiveness and Value.https://icer-review.org/wp-content/uploads/2017/08/ICER_Hemophilia_Evidence_Report_031518.pdf.
5.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2018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J].中华内科杂志,2018,57(4):242-251.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