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为20%~65%,其中脑膜转移占3%~5%,常见于驱动基因突变患者,预后较差,中位生存时间一般在3~11个月。2016年吴一龙教授团队在JTO杂志上发表了最大样本量EGFR突变脑膜转移研究,时隔2年,《脑脊液游离细胞DNA(cfDNA)液体活检在ALK重排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ALK重排脑膜转移研究》再次问鼎JTO杂志,驱动基因突变脑膜转移患者诊疗再添新证据。
晚期肺癌是预后较差的一类疾病,不同部位的转移对患者生存的影响有所不同,其中脑转移对患者生存预后的影响最大。脑转移包括脑实质和脑膜转移,而脑膜转移相对较隐匿,因此这部分患者是临床诊疗的一大难点。如何进一步提高这部分患者的生存,吴一龙教授团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2016年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
2016年,JTO发表了吴一龙教授团队迄今为止最大样本量的EGFR突变脑膜转移的研究,结果显示脑膜转移更常见于EGFR突变患者,EGFR-TKI治疗效果优于全脑放疗(WBRT)。考虑到脑膜转移的临床诊疗的困境——MRI对脑膜转移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欠佳;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脑脊液(CSF)癌细胞检测特异性高但是敏感性并不理想。
2017年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
2017年,吴一龙教授团队又针对脑膜诊断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脑脊液循环肿瘤细胞(CTCs)诊断脑膜转移优于传统法; CSF CTCs可检测驱动及耐药基因,其结果于2017年发表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2018年Annals of Oncology杂志
2018年,该研究团队对EGFR突变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cfDNA进行了更深入的分子层面的研究,将患者的原发灶、血浆和脑脊液同时进行二代测序,结果显示脑脊液cfDNA的基因谱更为复杂丰富。临床上推荐EGFR突变脑膜转移患者用脑脊液cfDNA进行基因检测。该研究结果发表在Annals of Oncology杂志上。
2019年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杂志
2019年初始,JTO杂志再次在线发表了该团队ALK重排脑膜转移患者脑脊液cfDNA二代测序的研究,研究发现,在发生柔脑膜转移的ALK重排NSCLC患者中,对于检测靶向基因突变、监测耐药和肿瘤应答,脑脊液cfDNA活检比血浆更为敏感。
肿瘤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国家肺癌质控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
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主席
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理事会(BOD)核心成员
国际分期委员会前委员
欧洲肿瘤学会(ESMO)中国区总代表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FACO)主席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前委员
吴一龙教授在该文在线发表后表示:“脑脊液的基因改变谱不同于血浆,对脑膜转移更精准的治疗,需依赖于脑脊液的检测。近年来我们对肺癌的脑和脑膜转移发起攻击战,这是我们系列研究的一小部分!”期待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癌研究所再添鼎力之作,为肺癌脑转移患者带来生存福音!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