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年12月29日,“回顾2018,展望2019”中华淋巴瘤高峰论坛在长春市隆重召开。国内淋巴瘤领域的顶级专家汇聚本次大会。大会评选出了2018年对淋巴瘤诊疗影响最大的十项研究。专家组组长林桐榆教授介绍,几十位专家对初选的每一项研究进行了认真热烈的讨论,最后投票评选出了2018年对淋巴瘤诊疗影响最大的十项研究。这是全球首次评选出淋巴瘤治疗领域的十大进展,希望明年有中国的研究能够入选。【肿瘤资讯】将为大家精彩呈现十大研究的具体内容。
ECHELON-1研究:brentuximab vedotin 联合化疗治疗初治成人Ⅲ或Ⅳ期经典霍奇金淋巴瘤
出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58
发布时间:2018年1月
作者:J.M. Connors
该研究是开放式、多中心、随机Ⅲ期研究,入组病例为未经治疗的Ⅲ期或Ⅳ期经典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64例接受brentuximab vedotin+AVD治疗,670例接受ABVD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改良无进展生存,包括疾病进展、死亡、未达完全缓解和2年时进行后续治疗的情况,次要终点是总生存。结果显示,brentuximab vedotin+AVD治疗的有效性明显优于ABVD,降低疾病整体进展风险4.9%。根据此项研究美国FDA 批准 brentuximab vedotin(adcetris)与化疗联合用于治疗初治Ⅲ期或Ⅳ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成人患者。
iNNOVATE研究: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
出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58
发布时间:2018年6月
作者:M.A. Dimopoulos
iNNOVATE是Ⅲ期随机对照研究,150 例有症状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随机接受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或安慰剂+利妥昔单抗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治疗反应率、持续的血液学改善和安全性。结果显示,无论既往是否接受过治疗,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接受伊布替尼+利妥昔单抗治疗均有更高的无进展生存率,房颤和高血压的不良反应较安慰剂组更常见,但IgM 再燃现象少于安慰剂组。
AUGMENT研究:雷那度胺+利妥昔单抗(R2)改善复发惰性淋巴瘤远期生存
出处:2018ASH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
作者:John P. Leonard
AUGMENT是一项多中心、双盲、随机Ⅲ期研究,入组患者为接受过至少1次全身治疗的复发/难治FL和MZL,但利妥昔单抗治疗仍有效。358例患者1∶1随机分配入组,接受雷那度胺+利妥昔单抗或安慰剂+利妥昔单抗治疗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的治疗反应率、完全缓解率、治疗反应持续时间、进行后续治疗时间、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显示,雷那度胺+利妥昔单抗的有效性明显优于安慰剂+利妥昔单抗,无论是主要研究终点还是次要研究终点,均有显著性差异,因此雷那度胺+利妥昔单抗对复发难治FL/MZL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疗效明显优于单药利妥昔单抗。
FLYER研究:初治年轻低危DLBCL的R-CHOP×6和R-CHOP×4+R×2疗效和生存无差异
出处:2018ASH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
作者:Viola Poeschel
FLYER是一项随机、国际多中心、非劣效研究,入组患者需为18~60岁, aaIPI =0且不伴大包块的DLBCL。295例接受6xR-CHOP 治疗,293例接受4x R-CHOP+2xR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结果显示,年轻、预后良好的DLBCL接受R-CHOP×4+R×2的疗效非劣效于标准的 R-CHOP×6治疗,意味着减少化疗周期数并不影响这类患者的预后。
KEYNOTE-013和KEYNOTE-170研究:帕博利珠单抗治疗二线以上成人和儿童难治性PMBCL
出处:2018ASH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
作者:Philippe Armand
KEYNOTE-170是一项多中心、开放式、单臂研究,共纳入53例复发/难治PMBCL患者,接受每3周1次200mg 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直至病情进展或不可接受毒性,病情无进展患者治疗持续24个月。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的治疗反应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治疗缓解持续时间、无进展生存、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帕博利珠单抗对PMBCL有明显的治疗活性,有治疗反应的患者无一例外持续存在治疗反应。根据这一研究,美国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二线以上治疗失败的成人和儿童难治性PMBCL。KEYNOTE-170研究是在KEYNOTE-013研究基础上进行的扩大研究,2018年ASH会议上报道了KEYNOTE-013和KEYNOTE-170延长随访的结果,进一步确立了帕博利珠单抗在难治复发PMBCL中的作用。
JULIET研究:Tisagenlecleucel-CD19 CART细胞治疗成人复发/难治DLBCL
出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58
发布时间:2019年1月
作者:Stephen J. Schuster
JULIET是一项国际性、单组、开放式、多中心Ⅱ期研究,入组患者必须接受过≥2种治疗且疾病进展或没有反应或不适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给予CD19 CART细胞治疗,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的治疗反应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治疗反应持续时间、总生存期和安全性。结果显示,93例参加研究并可评估患者总的治疗反应率为52%,且治疗反应持久。根据此项研究结果,美国FDA批准Tisagenlecleucel-CD19 CART细胞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成人DLBCL。
ECHELON-2研究: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化疗治疗未经治疗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或其他表达CD3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出处:2018ASH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
作者:Steven M. Horwitz
ECHELON-2是一项随机、双盲、多中心Ⅲ期研究,入组患者需为新诊断的CD30+ PTCL ,ALK+sALCL患者需IPI≥2。患者1∶1随机接受CHOP或brentuximab vedotin+CHP治疗6~8周期,主要研究终点为无进展生存。结果显示,brentuximab vedotin+CHP方案耐受良好,3年无进展生存和总生存期更优。美国FDA根据这项研究结果,批准brentuximab vedotin联合化疗治疗未经治疗的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或其他表达CD30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
MAVORIC研究:mogamulizumab用于一线治疗后复发/难治蕈样肉芽肿(MF)或Sézary综合征(SS)
出处:Lancet Oncology ,IF:53.254
发布时间:2018年9月
作者:Youn H Kim
MAVORIC是一项开放式、随机对照、国际Ⅲ期研究,纳入患者需为复发/难治MF或SS,1∶1随机分入mogamulizumab组或伏立诺他组进行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研究结果显示,mogamulizumab 可明显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是MF和SS新的治疗选择。根据这项研究,美国FDA批准mogamulizumab治疗复发/难治MF和SS成人患者。
DUO研究:duvelisib 治疗复发/难治CLL/SLL
出处:Blood ,IF:15.132
发布时间:2018年12月
作者:Ian W. Flinn
DUO是一项全球Ⅲ期随机对照研究,纳入患者均为复发/难治CLL/SLL。患者1∶1随机分入duvelisib (n=160)和奥法木单抗 (n=159)组,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次要研究终点是总生存期。结果显示,duvelisib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明显优于奥法木单抗,两者分别为13.3个月和9.9个月,高危基因突变以及预后较差的患者同样获益,表明duvelisib是复发/难治CLL/SLL的有效治疗。根据这项研究,美国FDA批准duvelisib用于复发/难治CLL/SLL成年患者的治疗。
MURANO研究:venetoclax+利妥昔单抗治疗复发/难治CLL
出处: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IF:79.258
发布时间:2018年3月
作者:John F. Seymour
MURANO是一项随机、开放式、Ⅲ期研究,入组患者均为复发/难治CLL,共389例患者随机分入venetoclax+利妥昔单抗或苯达莫司汀+利妥昔单抗组治疗,主要研究终点是无进展生存。结果显示,复发/难治CLL患者接受venetoclax+利妥昔单抗治疗能明显改善无进展生存。
1.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29224502
2.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29856685
3. http://www.bloodjournal.org/content/132/Suppl_1/445
4. http://www.bloodjournal.org/content/132/Suppl_1/781
5. http://www.bloodjournal.org/content/132/Suppl_1/228
6.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1804980?query=featured_home
7. http://www.bloodjournal.org/content/132/Suppl_1/997
8. https://www.ncbi.nlm.nih.gov/pubmed/?term=30100375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