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425 条结果

装置检测到的无症状性房颤:是否需要治疗?

  随着起搏器、CRT和ICD植入数量持续增长,心律失常的诊断不断增加,尤其是过去未能发现的心房颤动。关于这些房颤是否需要处理,1月3日在线发表于Heart Rhythm的一篇综述进行了探讨。  资深作者Daniel Frisch博士(美国Thom.....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血栓的处理

    经桡动脉PCI由于桡动脉细小、易痉挛,操作器械较为困难,学习过程有一定难度,特别是在急诊PCI中的应用,尚存争议。而我们经过临床应用及观察,认为其应用在AMI急诊PCI中是安全可行的。    经桡动脉急诊PCI过程中,无复流发生.....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APCH2007]高血压前期的处理原则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 严晓伟美国国家高血压预防、检测、评估和治疗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7)将收缩压120~139mmHg或/和舒张压80~89mmHg定义为“高血压前期”。这一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荟萃分析的结果提示血压与心血管事件.....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ESC2007]PCI前氯吡格雷的理想负荷剂量

    PCI前氯吡格雷的理想负荷剂量:PCI患者每次冠状动脉血管造影前予600mg氯吡格雷与仅在送入导管室前予600mg疗效对比。一项随机多中心试验:PRAGUE-8    计划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予氯吡格雷进行预处理已被.....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基因检测有助于识别家族性心肌病

  2013加拿大心血管大会上,Rafik Tadros博士(Montreal心脏研究所)及同事的研究显示,通过对全外显子组进行测序,新发现两个和遗传性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基因突变,能够提高识别该疾病患者的能力。  Tadros表示,“识别和适当处.....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CIT2015]高炜:PCI患者HIT的诊断与处理策略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IT)表现为应用肝素后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血栓栓塞性并发症,通常预后不良,是治疗血栓栓塞性疾病中值得关注的问题。目前,很多临床医生对HIT诊治的认识存在多种误区。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高炜教授在CIT2015.....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ESC2013]IN

  IN-TIME 试验结果显示,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ICD)或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配备远程监测技术能提醒医学专家发现并处理潜在问题,为心力衰竭患者带来显著的生存获益。研究者德国莱比锡心脏中心的Gerhard Hindricks.....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分叉病变介入策略及最新进展——浙江省宁波市第一医院陈晓敏教授访谈

  分叉病变支架置入数量  分叉病变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领域最具挑战性的病变之一,由于病变位于两支甚至多支血管的交叉部位,干预时需要兼顾主支和分支血管,处理非常棘手。因此在操作技术上有很高要求,介入治疗术后的主要.....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生育低体重儿的妇女可能面临心脏问题

  发表在Hypertension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生育低体重儿的妇女今后可能面临更多心血管疾病风险。胎儿宫内生长受限(FGR)是指胎儿生长停滞,且未达到遗传学标准水平。其直接后果是胎儿发生宫内窘迫,需做早期引产处理。发表.....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比伐卢定和普通肝素应用的比较:ISAR

    问题:氯吡格雷预处理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稳定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比伐卢定是否优于普通肝素(UFH)?    方法:ISAR-REACT3试验纳入了4570例PCI术前2小时服用600 mg氯吡格雷的稳定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