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23 条结果

成人四肢血压测量的中国专家共识v

一、四肢血压测量的意义 四肢血压测量对于周围动脉疾病的筛查及诊断价值已得到认可,且其在评估心血管风险、筛查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以及心血管事件和死亡预警中的作用也日益显现。二、四肢血压同步测量位置选择及方法1 四.....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甲亢患者行外科手术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一)

本文由“瑞金麻醉与围术期医学"授权转载前言甲亢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简称,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疾病,患病率在0.5-3%。欧洲和美国的显性甲亢患病率大致相似,分别为0.7%和0.5%。中国的一项横断面研究报告显示,碘充足地区的显性和亚临..... 
学术资讯 - 医学科普

低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

  北部曼哈顿研究的最新证据表明,低维生素D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研究者认为,低25-羟维生素D水平与IMT(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动脉斑块部位的最大厚度增厚相关。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者Dr. Shonni Silverberg认为,低维生素D水平对颈动脉.....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CAC筛查改善CAD危险因素且不增加下游成本

  一项称为EISNER(采用无创性影像研究早期识别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健康人中采用无创性影像有助于改善冠状动脉疾病(CAD)危险因素,且具有临床意义。与未接受冠状动脉钙化(CAC)影像检测者相比.....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JUPITER试验:肥胖、C反应蛋白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族研究(MESA)

Michael J Blaha1; Juan J Rivera1; Matthew Budoff2; Ron Blankstein3; Arthur Agatston4; Dan H O’Leary5; Roger S Blumenthal6; Khurram Nasir6 1 Johns Hopkins Hosp, Baltimore, MD2 Los Angeles Biomedical Rsch .....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ISH2010]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临床和人群水平所面临的科学挑战

     正如其他学科一样,医学领域也存在学习与遗忘。对“新的危险因素”的不断研究,现有疾病治疗手段的快速进展,这些往往会转移我们的注意力,使我们忽视了导致心脏病和卒中大流行的基本病理过程。而诱发上述疾病的诸多因素在部分.....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ACC2010]血管生成与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24个月的随访研究

背景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受体Fms样酪氨酸激酶- 1 (sFlt-1)和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尚未确定。这项研究是阐明高血压患者中膜厚度(IMT)的进展与sFlt-1之间的联系。方法    120高血压患者参加了试验,112个完成了研.....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25年间血压水平的改变与亚临床心血管疾病相关

  最新研究显示,在整个成年阶段血压都在升高的青年人,中年时发生动脉粥样硬化风险显著升高。主要研究者Norrina Allen博士(美国西北大学)表示,“血压增高和随访期间血压持续升高的受试者心脏病风险均较高,血压随时间改变似乎也会.....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肥胖持续时间和动脉粥样硬化及其进展相关

  年轻成人冠状动脉风险进展(CARDIA)试验结果显示,体重指数(BMI)位于肥胖范围内时间越长,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钙化进展越严重。研究7月17日发表于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第一作者是Jare.....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心房颤动和认知障碍出现更早、进展更快相关

    最新研究显示,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和无房颤者相比,达到认知障碍和痴呆诊断标准的年龄较早,即使未发生临床卒中。7年随访时,房颤患者平均改良简易精神状态检查(3MSE)评分降低更快,尽管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者认为可能和.....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