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从反馈到洞见-好的Medical Insight什么样

临床研究

1970-01-01      

1201 0

原标题:从反馈到洞见-好的Medical Insight什么样

Medical insight就是MSL的欢喜冤家,离不开甩不掉又爱不起来。为什么会这样?我们看它就好像永远都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能够看的见却看不清。比如,我们经常会面对以下场景:公司最近公布了一个重要产品的临床研究数据,需要MSL一起来收集专家的Insight,以指导后续的医学活动。专家们纷纷就研究发表了看法。A专家说:疗效满意,很好。B专家说:疗效一般,价格还贵,需要观察更多数据。C专家说:相比与疗效,我更想了解安全性,数据上看你们产品的皮疹比例有些高。七七八八收上来几十条类似反馈,是不是你也曾有过像我一样的困惑,这些收集上来的专家反馈是Insight吗?Insight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好的Insight到底什么样?

今天就让我们擦亮慧眼,从三个方向,三个结构一起来分辩什么才是好的Medical Insight。

【三个方向】

在不同的公司,有不同版本的Insight,但不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的定义公式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结合MSL的工作场景,医学部所提到的好的Insight一定是真实而深刻的。此外,它还应该符合以下方向:

1. 策略性:它一定是要与公司策略相关的。脱离公司策略而存在的insight可能有情怀,但是没意义。这里的策略可以是医学策略也可以是产品策略。隔壁老王家和你没啥竞争关系的产品信息,仅作为下一份的职业选择参考就好了,你记下来除了虚报工作量,对策略对团队啥好处也没有。

2. 启发性:它不是普遍达成共识的观点,不是流于表面的事实陈述,是可以触发后续思考的亮点反馈。在这里经常会有人纠结,专家说我们产品有优势,这不也是启发我们可以往下开展医学教育活动吗?同学,我们一定要理解“启发”的含义,这就好像我们被关在一个黑洞洞的房间里,找不到方向,在迷茫困顿甚至想要放弃的时候,突然出口处的灯亮了。给你带来豁然开朗的这种感觉才是启发。在明亮的房间里,在白昼,无论有没有那盏灯,你都不会迷路。大白天的,没事找啥灯,玩儿情调吗?

3. 可执行性:它针对的思考要点,是具体的、是可以在实践中落地执行的。所以,我们在和专家天马行空畅想量子物理,区域链技术为医学插上翅膀的时候,记得嗨过之后一定要把话题拉回来。

特点分析完了,我们回过头再看之前专家的反馈是不是Insight?相信大家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答案了。为了加深印象,我在这些反馈的基础上做一点儿小小的加工,并做了简单分析,提供给大家参考。如果你有更深的思考,也可以在留言区,把你的观点告诉我。

此时,对比自己的记录,大家内心一定会有一万匹神兽狂奔:好的Insight标准这么高,我天天见专家也未必能拿到几条符合标准的Insight。不符合Insight标准的反馈我们还有必要记吗?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们还要理清Medical insight与MSL日常记录的专家反馈信息的区别是什么?我个人比较倾向于认为MSL日常记录的专家反馈信息都属于Information的范畴,但其中有一些质量很高,符合标准的反馈才能称为Insight。如果把我们记录的信息与发SCI来做类比的话,Information是随处可见的灌水文章,而Insight是可以改变临床实践的那些关键论述。虽然Insight可遇而不可求,但我们必须得知道好的标准是什么,知道山在那里,我们才能向山靠近。灌水研究的意义在哪里?数量多,可重复论证一个观点。Information也一样,单独一条两条也许不能说明问题,但慢慢积累着数量足够大,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后,就可能说明大问题。在实际工作中,针对某一问题我们经常会把MSL提供的Information进行系统分析形成Insight Report或Insight Summary,而这些内容常常给后续的策略制定提供方向与指导。

【三块结构】

除了前述的三个标准特点,Insight一定是真实的,深刻的从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梳理,既What+Why+How

首先,提纲携领地记录你的反馈是什么方向的问题。就是要记录What:即专家对于一个话题的基本观念是什么。

然后,要说明专家是基于什么有了这个观念。通常专家对产品的认知和观念会来自于两个方面:数据的解读和实践的感受。有了清楚Why的记录,才能算是及格的Insight。

前面的问题理清楚了,最后还需要探寻这个问题如何解决。专家有什么建议,做法,或是他有没有发现新的方向/机会?How的部分,才应该是反馈的临门一脚,点睛之笔。

大家可以尝试按结构梳理一下这两个专家的反馈,可以看到它们基本都是围绕What的层面泛泛而谈,Why和How的部分偶尔会有一点探究,但不够全面和深入,没有触及的本质核心。所以这些反馈也就不能算是好的Insight了。

谈到这里,想必大家一定还会有很多问题提出:比如专家在医学平台发表的观点算不算Insight?别人转发的专家观点算不算Insight等等。还是那句话,脱离实际应用场景的假设与定义是毫无意义的,大家不妨带着这些问题,在工作中多观察,多思考,你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关于Insight,后续还将有系列文章,敬请期待。



科研资讯(站内): Insight,Medical,反馈,方向,什么,问题,产品,策略,数据,How,专家,策略,医学,Why,方向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事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Insight,Medical,反馈,方向,什么,问题,产品,策略,数据,How,专家,策略,医学,Why,方向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一文解锁 | 如何在医微客参与市..
  • 顶级三甲华西医院政策:发论文只..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
  • 卫健委最新发布:该项考核不合格..
  • 推荐阅读 更多>>
  • Science极大关注 | 该顶级科学家..
  • 早上起床后,不刷牙就喝水的人,..
  • 各省中、高级职称评审对刊物级别..
  • 亚马逊、Oscar互联网医疗业务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