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多种达伯舒®(信迪利单抗)联合策略填补NSCLC未满足的治疗需求

临床医学

1970-01-01      

1067 0
来源:肿瘤资讯

2021年3月28日,由信达生物制药主办的信达免疫专家顾问会·暨达伯舒非鳞癌上市会在安徽合肥召开。会议邀请到多位国内肺癌领域知名专家深入探讨了肿瘤免疫治疗的转化研究、肺癌免疫治疗新进展,并解读了ORIENT-11研究数据和免疫联合抗血管药物研究进展。会议期间,【肿瘤资讯】特邀大会主席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潘跃银教授进行了专访,分享了在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未被满足的治疗需求下免疫治疗的作用和价值,解读了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肺癌适应症获批上市对中国非鳞状NSCLC的治疗带来的积极改变,以及探讨了当前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一治疗策略的应用前景。

               
潘跃银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

江淮名医
中科大附一院肿瘤学科建设委员会主任
肿瘤教研室主任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
药物临床研究机构执行主任
安徽省肿瘤质量控制中心副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理事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全国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转化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心脏安全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国家癌症中心乳腺癌专家委员会成员
中国临床肿瘤协会免疫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安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副理事长
安徽省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主任委员
安徽省医学会乳腺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部分非鳞状NSCLC的治疗面临困境,免疫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且临床地位越来越高

潘跃银教授:随着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诊疗已迈入精准治疗时代,NSCLC的分子分型已超过10种,较20年前,患者的治疗结局已有很大改善。目前中国晚期NSCLC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OS)与西方国家相比差别不是太大,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诊疗水平更先进,这可能与中国NSCLC患者的基因突变类型与高加索人群不同有关,中国NSCLC患者中EGFR敏感突变比例明显高于西方人群。

根据分子分型进行治疗,约有70%的患者可获得靶向药物治疗机会,另外30%或更高比例人群没有驱动基因突变,可能无法进行靶向药物治疗,这部分人的治疗面临困境。免疫治疗出现前,这部分患者只能选择化疗或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接受免疫治疗后,这部分患者的治疗结局有了明显改善。另外,存在驱动基因突变的一些患者使用靶向药物之后也可能发生耐药,耐药后可选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或化疗联合免疫治疗。

目前我们定义的驱动基因阴性主要指的是EGFR、ALK等常见驱动基因,这类患者可按照驱动基因阴性NSCLC原则进行治疗。但针对少见、罕见基因突变NSCLC,目前靶向药物与化疗、免疫治疗相比,疗效和安全性方面谁更优,目前其实尚处未知状态。

总之,免疫治疗给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且其具有很长的拖尾效应,这种拖尾效应使我们对一部分可获长期生存的患者的治疗结局充满期待,所以免疫治疗目前在临床上的地位已越来越高。

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非鳞状NSCLC适应症的上市将惠及更多肺癌患者

潘跃银教授:ORIENT-11的研究结果非常理想,达伯舒®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化疗用于非鳞状NSCLC一线治疗,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相较安慰剂组延长了将近4个月,疾病进展风险下降了52%,同时不良反应也非常可控。基于这些数据,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用于非鳞状NSCLC适应症获批。目前国内外获批上市的PD-1、PD-L1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已经较多,虽然同样都是ICI,其实药物之间差别还是非常大,PD-1与PD-L1抑制剂不同,即使都是PD-1抑制剂,也存在差异。临床上千万不能因为ICI某个瘤种的适应症获批就将其随意推广到其他瘤种,包括非鳞状NSCLC在内。

严格遵循适应症用药原则,达伯舒®(信迪利单抗注射液)非鳞状NSCLC适应症的上市确实使更多肺癌患者又多了一种适应症药物选择。而且在诸多ICI中,达伯舒®可能是目前价格最低的,基于其亲民的价格,达伯舒®一定会惠及更多非鳞状NSCLC患者。

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一治疗策略非常有前景,值得深入探索

潘跃银教授:目前单药ICI治疗的缓解率为15%~20%,免疫联合化疗后,如ORIENT-11研究所呈现的,其客观缓解率(ORR)达51.9%,这意味着还有部分患者对免疫单药和免疫联合化疗没有反应。根据肿瘤细胞中T细胞的多寡可以将其分为免疫炎症型、免疫排斥型和免疫荒漠型。针对免疫炎症型,可能使用现有的免疫治疗方法患者可获得一定缓解,但对于免疫排斥型和免疫荒漠型患者,可能接受现有的联合治疗方法后疗效还是较差。

近年来,国内外开展的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均取得了不错结果。合适剂量的抗血管生成药物对肿瘤免疫微环境的重塑具有很大作用。韩宝惠教授牵头开展的达伯舒®联合安罗替尼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IB期研究结果显示临床结局非常好,ORR高达72.7%,中位PFS达15个月,这意味着PD-1/PD-L1抑制剂联合小分子抗血管生成药物用于NSCLC是非常值得探索的方向。

基于这一联合治疗策略目前所呈现出的疗效,还有多个方面值得关注:首先,这一联合策略较经典治疗方案在使患者获益方面是否更具优势,希望III期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其次,在此基础上是否还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最佳联合剂量、最佳给药方式等均需深入探究。但可以明确的是,免疫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这一联合治疗策略肯定是非常有前景并值得深入探索的领域。

责任编辑:Marie
排版编辑:邦威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中)..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上)..
  • 全渠道分析报告(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医学科研丨显著降低肾毒性!石药..
  • 5杯水,怎么分给6个领导?你的答..
  • 医学科研丨150万亚洲年轻人研究..
  • 运动降压处方发布:确实有效!26..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