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罕见!钟南山、张文宏敲响“双重警钟”!现在要重点关注这类人群...

临床研究

2020-03-31      

2319 0

导读: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已超66万。


随着国内疫情防控进入“下半场”,无症状感染者已引起高度重视。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表示:“无症状感染可14天不发病,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此前,钟南山也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今日,钟南山表示,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来   源丨21世纪经济报道综合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科技日报


据人民日报海外网援引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发布的实时统计数据显示:


截至北京时间3月29日7时40分左右,全球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突破66万例,达到660706例,累计死亡30652例。


其中,美国确诊121478例,确诊数居全球首位。




钟南山、张文宏敲响“双重警钟”!



据报道,3月25日的中欧抗疫视频会上,钟南山院士表示: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为防止第二波高峰,仍应保持现有的防控措施,同时严格外防输入。


据科技日报报道,记者就此联系了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3月27日,张文宏教授回应:“保持警惕,防控措施要紧,但是方向与第一阶段有不同。”


随着我国连续多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为零,保持现有防控措施是否有必要?钟南山建议保持现有防控,张文宏强调防控措施要紧,双重“警钟”为什么会在此时敲响?


3月26日,在武汉地铁光谷广场站内,消防员在对安检区域进行消杀。新华社发(王方 摄) 



除了严防输入,还有哪些可能的内生风险?



有人认为严防输入就安全了,比如实施境外航班乘客全部隔离等措施就可高枕无忧,但相关专家表示仍存在可能的内生风险。


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院教授董亚峰认为,“只需严防输入”的观点是片面的。他解释,目前疫情防控确实是要重点防控“输入型病例”。但二次疫情复发仍然可能由以下情况的国内患者引发:


1、治愈患者病毒转阳:这类病例之前已经有过报道。


2、假阴性病人:由于核酸技术敏感性不够,导致没有检测出来,其实体内还残留着病毒,等体内免疫力下降后,病毒又开始大量复制,从而成为病毒携带和传播者。


3、无症状病毒携带者:已经证实新冠病毒的携带者有不发病,没有任何高烧、肺炎等临床症状的,这些人不排除可能存在。


4、全新的新冠病毒患者:由于目前的病毒溯源工作还没有定论,由于没有找到新冠病毒的起源、中间宿主,理论上不排除再次形成新的病毒携带人或人群。



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达摩斯之剑”高悬



这是一场人类与病毒的较量,截至目前,人类对新冠病毒知之甚少。


“对这个新的病毒性疾病还有很多不认识的地方,还在逐渐积累经验,通过各种研究、临床观察,希望通过大量的数据观察、研究工作,能够逐渐认识新冠病毒的整体特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科主任医师王贵强说。

例如在对病毒传播途径的认知方面,钟南山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最开始以为新冠病毒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后来发现在粪便和尿液中也能够分离出来,对它的潜伏期、发病特症等都是在逐步的认识中。可见,人类尚未做到“知己知彼”,仍有一把“达摩斯之剑”高悬,因此不能放松警惕。



什么时候才能恢复自由生活?



那么“达摩斯之剑”什么时候才能消失,如何才能恢复自由生活?


“理论上讲,只有找到治疗新冠病毒的特效药,或有效的新冠病毒疫苗研制成功才能恢复自由的生活状态。”董亚峰说,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研发和验证。


就病毒病总体而言,目前并没有特效药。


王贵强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只有少数的抗病毒药用于病毒性疾病,而且只是抑制了病毒复制,并没有清除。例如,乙肝病毒也是通过抗病毒、抑制病毒复制使病情稳定,去不了根。艾滋病也是一样,必须通过长期抗病毒治疗控制疾病进展。目前只有丙型肝炎通过抗病毒治疗可以治愈。


而关于新冠病毒治愈效果等情况,相关单位正在组织科研力量进行研究。可见,目前而言,自由的生活还远未到来。


3月26日,在武汉北高速收费站交通卡点,工作人员对乘车人员进行测温。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当下应如何实施疫情防控



记者:是不是全国人民仍应该减少出门,不聚集?


董亚峰:建议仍然尽量减少出门、聚会。能网上做的就在网上做;不能做的,应该保持人和人之间距离在2米以上;回家后用肥皂洗手+流水冲洗20秒以上;食物要充分加热后再食用。


记者:聚集性场所是否保持停开?


董亚峰:建议继续停开。防止大规模聚集可能导致的点的暴发。


记者:小区继续施行有条件出入?


董亚峰:建议可以自由出入,但做好实名登记的实时监控和记录。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定点隔离、及时就医,同时也可以追溯流行病学史。建议用健康码取代各自小区门禁卡,健康码和个人的所有出行轨迹相连,可快速追踪到潜在的患者。


记者:武汉应不应该全面解除封城


董亚峰:可以解除封城。但要做好健康码的登记和使用工作。人人都有健康码,任何场合的任何出入记录都和健康码相连,保证能实时追踪到每个人的出行轨迹,以便在必要时,可以做到精准防控。



张文宏: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在这!

“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或超过3周”



据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官方微信消息,在3月27日举办的“病毒演变、进化、传播的基础研究防治实践(从SARS到COVID-19)”研讨会上,多位专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谈及无症状感染者问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在会上表示,这是我国进入疫情防控“下半场”的一类重要监测目标。


张文宏



张文宏:无症状感染可14天不发病

具有传染的可能性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新冠肺炎上海专家治疗组高级专家组组长张文宏谈到:


无症状携带者他们携带病毒延续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隔离期结束后若病毒仍是阳性,会造成极大传播风险。



张文宏介绍,无症状携带者即在主动筛查一些密切接触者的时候,突然发现这个病人携带病毒,但是从来不发病。


“无症状携带者携带病毒延续的时间会超过三个星期。”


张文宏表示,这类人如果不去医院治病,就不会被发现;如果从海外回来,不被检测,也不进行隔离,或者进行了隔离,两个星期内他没有发病,“第三个星期他就出去了,出去的时候病毒是阳性的,就会造成极大的传播风险。”


张文宏称,这正是新冠病毒的狡猾之处,因此,上海市一直采取严格的措施进行筛查。同时,他表示,全世界的疫情没有控制好,说一个病例都不会漏进来,也是不科学的。“我们要做好准备,万一有病例进来,大家也不用一惊一乍。”


“到目前为止,我认为这个病毒是人类历史上最难对付的病毒之一。”张文宏说。



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如何预防?



那么,到底为什么会有无症状感染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周琪在日前接受白岩松采访时解释:新冠病毒具有狡猾性,在病毒进化里把自己伪装起来并不断传播出去。


部分的所谓无症状感染者,或许是还没有发现更有效的检验手段和检测的试剂,可能我们没有发现更值得关注的重要的症状和临床检测的标记。



病毒初期发展没有那么强的侵害性,它的危害体现在人体潜伏以后它暴发的症状,所以在未来的防控过程里,如何更早地预防、预警、检测,并且有一些明确的防范手段,是主要攻关的方向。


如果我们身边存在无症状感染者,该怎么办?


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市预防医学会会长吴凡说,老百姓加强个人防护是最有效的手段,主要方法就是勤洗手以及在一些场合戴口罩。 



钟南山:必须重视无症状密切接触者



7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呼吸病学专家钟南山与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及美国方面的专家进行视频连线,就新冠肺炎疫情诊疗的相关情况进行交流研讨。


图片来源 / 央视


钟南山表示,国内疫情不会出现第二波高峰。前提是要积极防控,保持警惕。


按照现有群防群控机制,目前重点放在防控外来输入者。首先,对其积极进行诊断;其次,在固定的医院或酒店进行隔离。目前,外来输入者中产生传染的可能性极大。对于如何控制疫情,钟南山特别强调,不要只重视有症状的人,还要特别关注确诊患者的无症状密切接触者,这一点中国非常重视。


图片来源 / 央视


钟南山院士表示:关于中国国内“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目前了解得很有限:既没有具体数字,也未有详尽研究。但是根据已知的事实,也可以做出一些推断。


比如:一般来说,无症状感染者对与其密切接触的人的传染率很高,但是中国近期新冠肺炎新确诊病例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在不断下降....


这可以说明:中国还没有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


在这里也要和大家分享一个知识点:所谓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其实就是指那些没有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的人。



李克强: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



图片来源:中国政府网


“要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李克强总理3月26日主持召开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时强调。


“无症状感染者”全称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指无临床症状、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李克强会上指出,疫情发生之初,我们集中主要精力救治新冠病毒有症状感染者,尤其是重症和危重症病人。现在要持续巩固国内疫情防控阶段性成果,在全力救治重症和危重症病人、做好社区防控的同时,高度重视“防治无症状感染者”等群众日益关注的问题。


“无症状感染者究竟有无传染性?病情会不会进一步发展变化?卫健委要组织专家认真研判,拿出科学防治方案。这是我们巩固疫情防控成果、防止出现防控漏洞的重要内容。”总理说,“有关部门要严肃认真对待这一问题,实事求是、及时公开回应社会关切。”


资料显示,发现无症状感染者主要有四种途径:


一是对新冠肺炎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期间的主动检测;


二是聚集性疫情调查中开展的主动检测;


三是新冠肺炎病例的传染源追踪过程中对暴露人群的主动检测,


四是对部分有新冠肺炎病例持续传播地区的旅行史和居住史人员的主动检测。


“无论是通过哪种途径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都要根据医疗规则制定明确的科学防治方案,坚决遏制可能形成的新的病毒感染和疫情传播。”总理说。


李克强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有关部门一直在根据情况变化不断调整诊疗方案,对于出现无症状感染者这一情况,也要因应变化、科学应对。


“总之,我们的目的就是一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总理说。



“无症状感染者”为何不是确诊病例?

“复阳”患者有无传染性?



近来,“无症状感染者”以及“复阳”患者的话题引发广泛关注。


24日,中央指导组专家组成员童朝晖就此接受了总台记者专访。


图片来源 / 央视


记者:近来,无症状感染者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那为什么无症状感染者没有被界定为确诊或者是疑似患者?假设这个人核酸阳性了,是不是就意味着他确诊?


童朝晖:这个里头,我觉得大家可能要鉴别一下。他是(分)两类情况,一类他的确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他就是没症状,表现得比较隐蔽,他不发烧,没有呼吸道症状,如果查了CT,可能就有影像学表现。


可能在无症状感染者里,会隐藏着真正的确诊病例,我们就要把他甄别出来,把他归为确诊病例。



那么,(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他会自始自终只是(表现为)核酸阳性,他没有症状,甚至我们检测他的CT也没有影像表现,没有符合肺炎的表现。


记者:其实大家最关心的就是无症状感染者,他究竟有没有被病毒感染了,他有没有传染别人的可能性? 


童朝晖:他核酸检测是阳性,说明他体内是有病毒的,我们就得把他先隔离起来观察,然后进行甄别。


他到底是否属于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如果说我观察14天,什么也没事,核酸也阴性了,影像也正常,也没出现呼吸道症状,那他属于无症状感染者。



就是这个部位的核酸检测是阳性,不能判定这个病毒是活病毒还是死病毒,还得根据病毒的培养来判定。那么我们也不能通过这个核酸阳性,来判定它的浓度和活性,所以也更不能判定它是否有传染性。



记者:那么核酸检测的结果为什么会出现来来回回的反复呢?


童朝晖:核酸的检测,也就是我们临床医生不能完全依赖实验室核酸检测,而且我们前期也分析了核酸检测的问题,比方说试剂盒的稳定性、采样的质量问题,包括它采样的咽拭子、保存试管、保存液等都有要求,采完要运送,它应该保存在零下20℃等等这些问题。


再就是,我们实验室之间的质控问题,在不同的实验室之间,它可能阴性的比例,阳性的比例不一样,这样的话,我觉得可能会影响到我们这个采样咽拭子忽阴忽阳。 


记者:“复阳”患者有没有变成传染源的这种可能性呢?


童朝晖:我觉得叫“复阳”这个词并不准确,一个人说“复阳”,好像我以前(核酸检测)是阴性了,我现在(核酸检测)又转成阳性了,所以是“复阳”。


实际上,我个人认为,可能这一部分(“复阳”)患者,原来就是阳性,只不过是检测的时候是阴性,比方说试剂盒的问题、采样的问题、转运的问题,可能导致他出院那两次(核酸检测)可能是阴性。


记者:万一说,我们身边出现了一个所谓的“复阳”者,我们应该怎么做?


童朝晖:重新隔离起来,再根据情况来观察,包括复查一些化验指标,血常规、核酸、CT影像等,比方说再隔离14天,如果核酸阴性再出院。



因为什么?因为这些“复阳”的患者,实际上绝大部分他是没有症状的,他尽管说是阳性,但是他实际上已经康复,他没有任何呼吸道和发烧的表现。


广东CDC(疾控中心)做了一个(出院患者)随访,实际上,钟院士之前也说过,钟南山院士,他说(“复阳”)这种情况不具备传染性。


记者: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大家看到这个所谓的“复阳”患者,其实没有必要太恐慌。


童朝晖:


第一,(“复阳”患者)身边的这些家里人也没有核酸阳性的。


第二,这些(“复阳”)患者,他的病毒培养都是阴性的。


第三,尽管核酸检测是阳性,实际上我们在康复期的随访(发现),这些患者已经出现中和抗体,这种中和抗体是保护性抗体,中和抗体来中和他体内的核酸,这样对患者起到保护作用。


新冠肺炎毕竟是新发的疾病,国内也好,国际也好,这么多人发病,包括出院以后康复期的管理,以及它未来抗体怎么变,包括核酸的情况,我们还要进一步随访观察。根据我们未来进一步的更多的大量的数据,给我们这些出院康复患者,有一个更好的更科学的管理方案。






科研资讯(站内): 双重警钟、重点关注

百度浏览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 凤凰网财经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双重警钟、重点关注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一文解锁 | 如何在医微客参与市..
  • 顶级三甲华西医院政策:发论文只..
  • 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在胃肠道肿瘤诊..
  • 卫健委最新发布:该项考核不合格..
  • 推荐阅读 更多>>
  • 数据模型告诉你,现在可以放松了..
  • 疫情结束后,2992名感染医护想做..
  • 中国有多少无症状感染者?钟南山..
  • 被砍伤的陶勇医生开直播,“还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