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向天新教授 | “乙类乙管”后首次春运将开启,这份防疫对策请收好

临床研究

2023-01-28   来源 : 医脉通

960 0

导读

2023年1月8日起,新冠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新春佳节即将来临,人员跨区域流动增多,疫情防控迎来新挑战。那么,春节人员流动高峰是否会导致新一轮的疫情高峰?面对新的疫情传播挑战,有哪些对策?在此,医脉通邀请到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向天新教授,针对春节期间新冠感染的相关热点话题进行解答,共同守护个人及家庭健康。


专家简介

向天新教授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共卫生首席专家

  • 感染控制处 处长

  • 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 副主任

  • 中日友好医院江西医院 副院长

  • 中国医院协会抗菌药物应用工作委员会 委员

  • 中华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青年委员

  • 江西省医学会细菌感染与耐药防治分会 主任委员

  • 江西省医师协会公共卫生医师协会 副会长

  • 江西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 秘书长

  • 《中华传染病杂志》、《BMJ Quality and Safety 》等编委




Q1

春节将至,“乙类乙管”后的“返乡潮”会给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带来哪些新的挑战?应如何应对?请谈谈您的看法。


向天新教授:抗疫三年以来,从最早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重心已从全民防疫转变为“保健康,防重症”。在“新十条”和“乙类乙管”发布之后,当前大城市的感染高峰显然已经过去,但“乙类乙管”加上“返乡潮”可能会把城市里的感染高峰带到农村去,因此,农村地区在春节期间可能会出现一波感染高峰。


一方面,应做好“保健康”。我国农村地区老年人口较多且多伴基础疾病,这类人群感染后可能会出现病毒性肺炎,导致重症概率增加。因此,对医疗救治的床位、人力资源等一系列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应做好相应准备。


另一方面,应做好“防重症”。春节期间在农村地区可能出现急诊或重症患者人数增加,而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却相对薄弱。对基层医疗机构来讲,首先可以通过开展培训等方式做好医务人员的知识储备;其次要保障相关药品的储备;最后,针对老年患者应做到尽早识别重症风险,并及时转诊治疗。


Q2

哪些人群应重点关注新冠感染后的疾病进展风险?如您刚才提到的对于老年人群应做到尽早识别重症风险,那么,具体应注意哪些预警?请您为我们分享一下。


向天新教授: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需密切关注疾病进展,主要包括:


大于 65岁,尤其是未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者;


基础疾病:有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控制不佳)、慢性肺部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糖尿病、慢性肝脏、肾脏疾病、肿瘤等;


维持性透析患者;


免疫功能缺陷 (如艾滋病患者、长期使用皮质类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药物导致免疫功能减退状态 );


肥胖(体质指数>30);


晚期妊娠和围产期女性;


重度吸烟者。


尤其是老年人群,更需要密切关注,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有2.6个亿,如果这部分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后若出现以下情况,应警惕疾病进展:


体温:感染后高烧持续三天不退,应警惕疾病加重。


症状:如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应高度警惕,可提前准备指夹的血氧仪。


基础疾病加重:对于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感染新冠后,若自身基础疾病出现症状加重的情况,也应引起重视。


Q3

面对新的疫情传播挑战,对于老年人群等新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您有哪些建议和应对策略?


向天新教授:对于老年人群等新冠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主要的应对策略包括:


第一,应积极采取常态化防控措施,包括戴口罩,尽量避免人员聚集,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家庭通风、消毒等。此外日常应注意补足防疫物资,如口罩、洗手液、消毒剂、抗原试剂(可作为一种诊断标准,有助于更及时的发现问题)等。


第二,应及时完成疫苗全程接种,可有效防止感染新冠病毒后向重症进展。


第三,全面体检,做好基础疾病防护及监测。


第四,备好药物,如对症治疗的退烧药、止咳化痰药等,另外还可备上抗病毒药物,一旦出现感染,应及时治疗,并主张尽早使用,可有效降低重症率的发生。


总体来讲,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负责人,采取积极防控措施,守护个人及家庭健康。一旦感染新冠病毒,应给予足够重视,果断早期用药,并避免熬夜、饮酒,防止病程进展。


Q4

近期,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纳入了哪些抗病毒药物?请您为我们解读一下。


向天新教授:我们国家高度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治疗,先后发布了从第一版到第十版诊疗方案,每版方案都结合药理机制和临床诊疗经验对抗病毒治疗药物做出推荐。在最新版《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比较全面的对抗病毒的药物进行了推荐:


小分子口服的药物:一是阿兹夫定片,这是国产的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药物;二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三是莫诺拉韦胶囊。


其他药物:静注COVID-19人免疫球蛋白、恢复期血浆、单克隆抗体。


从目前的临床使用经验来看,恢复期的血浆能够起到一定抗病毒作用,但因目前新冠病毒变异迅速,其抗病毒效果相对较差。能解决抗病毒问题的还是小分子抗病毒药物,首先从作用机制来看,它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其次从临床数据来看,它也显示出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最后,作为小分子口服药物,它更容易获得、便于携带,值得临床推广并合理应用。


Q5

对于前面提到的小分子口服抗病毒药物,它们在实际临床中的使用疗效如何呢?请结合您的使用经验为我们分享一下。


向天新教授:


一是阿兹夫定片,Ⅲ期临床试验表明,其在病毒转阴时间、临床症状改善和安全性方面都获得了不错的结果。


二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药物特点是起效快,前提是要尽早使用(感染5天内),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进展为重症及死亡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这个药可能存在停药后复阳的情况,此外,对于合并多种基础疾病的患者,如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在服药期间应用“P药”,需重点关注药物间相互作用。


三是莫诺拉韦,可改善临床症状,对于存在肝功能和(或)肾功能异常的患者不需要调整剂量,药物间相互作用较少。


总体来讲,这三种药物都有效果,各具优势。目前,我国乃至全球尚没有一种全流程的、全链条的“神药”、“特效药”,也没有可以全面应对所有感染情况并且适用所有人群的抗病毒药物。个人认为,对于抗病毒药物的总体评价,应兼顾它的疗效以及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药物可及性进行综合考虑。像我们国家自主知识产权的阿兹夫定目前处于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挂网价270元,现已纳入国家医保,后续价格可能会更普惠。从这个层面来考虑,或许可以帮助普通老百姓解决更多问题,在抗新冠病毒治疗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Q6

对于未来抗病毒药物的研发方向,请谈谈您的期待与展望。


向天新教授:关于现有的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期待后续可以通过一些回顾性研究,在疗效及安全性方面给予更多临床数据支持。此外,目前临床中抗病毒药物在儿童用药方面存在较大限制,期待,后续通过不断研发小分子抗病毒药物可以补齐目前临床应用中在这方面的短板。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1/5人会在一生中患上癌症!权威..
  • 以身诱蚊!清华大学程功/朱毅斌..
  • 馒头、大米吃腻了,不如把主食换..
  • 最佳“咖啡摄入量”出炉!研究发..
  • 推荐阅读 更多>>
  • 快报 | 新一代宏基因组测序对中..
  • 护理与数据!大数据为护理领导者..
  • 智慧医疗细分领域发展潜力一览 ..
  • Nature:徐升团队开发可穿戴设备..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