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钙蛋白结果掩盖了冠状动脉事件的减少
Coronary Event Reduction Masked by Troponin Effect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10/31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芬兰的研究结果显示,1993~2002年间全国冠状动脉事件发生率的减少部分被更特异性肌钙蛋白检测所掩盖。Veikko Salomaa(KTL-国立公共卫生研究所)及其同事报告说,校正“肌钙蛋白影响”降低了估计的首次心肌梗死和所有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对于女性患者更是如此。
自从1990s中期应用更敏感的心肌损伤的生物标记物(如心脏肌钙蛋白)意味着以前诊断为心肌梗死的某些事件事实上是假阳性事件。他们说,很明显,这可能影响着冠心病事件的发生趋势。
为了研究这一问题,Salomaa及其研究组分析了芬兰四个不同地区所有冠状动脉事件的人群(n=14 782)心肌梗死注册数据,计算肌钙蛋白对4359次事件影响的校正系数,这些事件有肌钙蛋白和“旧的”酶学指标数据。
研究人员在《欧洲心脏杂志》(European Heart Journal)上报告说,肌钙蛋白影响的系数低于1,提示它降低了估算的首次心肌梗死和事件发生率(所有心肌梗死事件,包括首次和再次发生的事件)。
对于35~74岁的人群,男性首次心肌梗死的粗略发生率每年明显降低了2.0%,女性患者的每年发生率不显著降低了1.0%。在校正了肌钙蛋白的影响后,其降低程度变陡,对于女性患者更是如此,两组的发生率每年降低了2.7%。
对于75岁和75岁以上的人群,男性和女性的粗略发生率趋势较平坦,分别为每年-0.2%和 0.3%。校正后,该曲线再次变陡,分别变为男性的每年2.0%和女性的1.3%,但是该结果仍然没有统计学意义。
对于35~74岁的人群,校正肌钙蛋白的影响意味着所有心肌梗死事件的发生率从每年平均的3.1%变化到3.9%(男性),从每年平均的1.9%变化到3.9%(女性)。对于那些75岁和75岁以上的人群,男性患者每年事件的发生率不明显降低了1.7%,女性患者每年事件的发生率明显降低了1.7%。
最后,男性患者28天的病例死亡率降低,而女性患者的死亡率无降低,肌钙蛋白对这一指标的校正影响总体较弱。尽管预期肌钙蛋白检测可能降低病例死亡率,因为该方法能检测到较小面积的心肌梗死,但是,研究者说,肌钙蛋白发现较多的心肌梗死病例可能预后较差,这抵消了前者的影响。然而,研究人员指出,事件发生率和病例死亡率降低都使得死亡率下降。
Salomaa及其研究组总结说:“芬兰1993~2002年间心肌梗死事件发生率的下降趋势部分被肌钙蛋白的影响所掩盖,对于女性患者更是如此。事件发生率和病例死亡率降低使得冠状动脉死亡率有相当程度的下降,男性较大年龄组的患者也如此。”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肌钙蛋白冠状动脉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