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伴亚二倍体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LL)占总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5%左右,儿童及成年人均可见,预后较差。近日,《临床肿瘤学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发布了一项回顾性研究,评估了首次获得完全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否改善伴亚二倍体B-ALL儿童及青年患者预后。
目的
伴亚二倍体的B淋巴母细胞白血病(B-ALL)儿童及青年患者的预后不佳,并且通常在首次获得完全缓解(CR1)时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研究人员回顾了近期被纳入儿童肿瘤组(COG)试验中亚二倍体B-ALL儿童及青年患者的预后情况,以评估造血干细胞移植对这类患者人群预后的影响。
患者和方法
细胞遗传学分析和DNA指数在COG认可的实验室进行,亚二倍体被定义为小于44条染色体和/或DNA指数小于0.81。在两个参考实验室使用流式细胞术集中监测微小残留病(MRD)。亚二倍体ALL患者在诱导治疗后接受了方案治疗,研究人员回顾性地收集了这些患者随后的治疗和治疗结果等细节,并评估了队列的无事件生存(EFS)和总生存时间(OS)。
研究结果
2003—2011年,8522例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标危和高危B-ALL患者参加了COG AALL03B1试验。1.5%(n = 131)的患者存在亚二倍体,98.3%的患者在诱导治疗后达到完全缓解。
图1 研究入组情况
5年EFS和OS分别为52.2%±4.9%和58.9%±4.8%。对于首次完全缓解后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其预后未得到显著改善:5年EFS和OS分别为57.4%±7.0%和66.2%±6.6%(未接受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47.8%±7.5%和53.8%±7.6%;P = 0.49和P =0.34)。诱导结束时,对于微小残留病为0.01%或更高的患者,5年EFS和OS分别为26.7%±9.3%和29.3%±10.1%,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预后结果也无显著影响。
图2 所有患者的预后分析
图3 根据移植状况进行的预后分析
研究结论
该研究中,伴亚二倍体B-ALL的儿童及青年患者预后不佳,获得首次完全缓解后行造血干细胞移植似乎没有带来显著获益;对于在诱导结束时微小残留病为0.01%或更高的患者,同样如此。
McNeer JL, Devidas M, Dai Y,et al.Hematopoietic stem-cell transplantation does not improve the poor outcome of children with hypodiploid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 report from Children's Oncology Group[J/OL].J Clin Oncol.,2019 .
https://ascopubs.org/doi/full/10.1200/JCO.18.00884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备注“血液肿瘤”,添加【肿瘤资讯-娜小编】微信!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