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3月15日,《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杂志在线发表了跨塔斯曼放射肿瘤组织(TROG)的一项随机III期临床TROG 05.01(ClinicalTrials.gov:NCT00193895)的结果,该试验旨在评估在术后放疗(CRT)中增加同步化疗是否能改善高危皮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cSCCHN)患者的局部控制率。
背景
对于高风险头颈部黏膜鳞状细胞癌(SCCHN)患者,基于铂类的术后化放疗(CRT)在局部控制(LRC),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OS)方面均优于单独放疗(RT)。尽管许多研究已将术后CRT的使用外推至皮肤SCCHN(cSCCHN),尤其是在存在阳性切缘和淋巴结囊膜外扩散(ECE)的情况下。但目前并没有高级别的证据 支持CRT在此情况下的应用。因此,TROG进行了此项随机III期临床试验-称为POST研究(Postoperative Skin Trial,术后皮肤试验),以确定在术后放疗基础上加用卡铂能否改善高危cSCCHN患者的LRC。
方法
两组的治疗方案分别是60或66Gy放疗联合卡铂(CRT)和单纯放疗(RT)。主要研究终点是无局部区域复发率(FFLRR)。次要研究终点是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
结果
321名患者进行随机,其中310名患者接受了实际治疗:单独放疗(RT)组157例; 放化疗(CRT)组153例。 238名患者(77%)有高危淋巴结转移,59名(19%)患有高风险的原发或传播类疾病,13名(4%)同时有以上两种疾病。中位随访时间为60个月。RT组的中位剂量是60 Gy,CRT组有84%的患者完成6个周期的卡铂。 RT组2年和5年FFLRR分别为88%(95%CI,83%~93%)和83%(95%CI,77%~90%),CRT组分别为89%(95%CI,84%~94%)和87%(95%CI,81%~93%),两组的风险比HR=0.84(95%CI,0.46~1.55; P = .58,图1)。无病生存率或总生存率同样没有统计学显着差异(图2-3)。孤立性远处转移是第一次治疗后最常见的失败类型,在两组中均为7%。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各终点事件随时间的累积发生率见图4。两组患者治疗耐受性良好,未观察到联合卡铂的RT毒性增强。 3级或4级迟发毒性偶有发生。
图1 RT组和CRT组的FFLRR曲线
图2 RT组和CRT组的DFS曲线
图3 RT组和CRT组的OS曲线
图4 第一次治疗失败后各终点事件的随时间的累积发生率(A)RT组(B)CRT组
结论
术后放疗提供了理想的FFLRR,且每周卡铂的添加并没有观察到更多的获益。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