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18年3月5-7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癌症靶向治疗(ATA)” 国际会议上,有研究数据表明靶向表观遗传学的化合物对淋巴瘤患者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瑞士的Anastasios Stathis教授是该领域先行者,他总结了BET抑制剂和EZH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结果。
BET抑制剂对白血病、淋巴瘤、甚至是少见侵袭性实体瘤NUT癌均有治疗活性,首个BET抑制剂birabresib(OTX015/MK-8628)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具有治疗活性,为此种治疗手段提供了应用依据。随后birabresib治疗了4例NUT癌患者,亦首次证实了对NUT癌的治疗作用。自此多种BET抑制剂进入临床研究,结果均证实对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和NUT癌有治疗作用。
BET抑制剂的总体耐受性良好,不过有些副作用可能会影响治疗依从性。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但通常可逆,且不导致大出血;疲劳和胃肠道症状也是较为常见的副作用。
目前尚不清楚BET抑制剂治疗后患者是否会进展以及治疗反应可持续时间,也不清楚BET抑制剂对临床的真正影响。过去5年里获批治疗淋巴瘤的药物I期研究中单药治疗反应率超过30%,而BET抑制剂的治疗反应率不足30%,因此有必要鉴别哪些患者最有可能受益于BET抑制剂治疗,并明确BET抑制剂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的作用。此外新型BET抑制剂正在发展中,其作用活性是否更强仍需拭目以待。
TAT 2018会议上亦有EZH2抑制剂的临床研究数据报道。EZH2蛋白在淋巴瘤中突变频度相对较高,研究显示在B细胞淋巴瘤中EZH2抑制剂具有治疗活性,且耐受良好,毒性可控。如果该类药物能获批上市,将为复发难治EZH2突变滤泡淋巴瘤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方法。
以往有研究显示EZH2抑制剂tazemetostat对EZH2突变滤泡淋巴瘤的诱导治疗反应率为92%,而野生型滤泡淋巴瘤的诱导治疗反应率只有26%。对无突变患者EZH2抑制剂治疗是否具有意义有待探讨,因为与EZH2突变淋巴瘤相比其治疗反应率较低,但确实有部分患者出现治疗反应,需要进一步明确原因。
总之现有研究数据表明,表观遗传学是治疗淋巴瘤非常有前景的靶点,为淋巴瘤治疗增添了新的治疗手段和选择。
扩展阅读
1. 人类肿瘤表观遗传突变主要有四类:DNA 甲基化酶,染色质重塑因子复合物,组蛋白修饰酶,组蛋白修饰识别蛋白与组蛋白。其它一些代谢酶的突变也会影响表观遗传酶功能。
2. EZH2:是组蛋白-赖氨酸N-转甲基酶,它通过参与组蛋白甲基化导致转录抑制,还通过对与生长分化有关基因的表观遗传学的维护来促进胚胎健康发育。EZH2基因突变或过表达与许多癌症相关,因其对抑癌基因有抑制作用,阻滞EZH2活性可能会减缓肿瘤生长。与EZH2上调有关的肿瘤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黑色素瘤、膀胱癌、淋巴瘤等。
3. BET家族:Bromodomain蛋白能结合乙酰化组蛋白赖氨酸残基,介导下游染色质重塑、转录调控等过程。BET家族包括BRD2、BRD3、BRD4和BRDT。BET的致癌性最早在NUT癌中发现,BRD3或BRD4基因易位融合NUTM1,上调MYC基因表达,阻止上皮细胞分化,促进其增殖。
4. NUT癌(以往称作NUT中线癌):是一种少见的遗传性、极具侵袭性的鳞状细胞上皮癌,通常发生于身体的中线部位,特征是睾丸核蛋白基因的染色体重排。大约75%的患者15 q14上的NUTM1与BRD4 或BRD3,导致BRD-NUT融合蛋白。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参考文献
http://ecancer.org/news/13442-epigenetics-therapy-shows-promise-in-patients-with-lymphoma.php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