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哪些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基本医保省级统筹、扩大带量采购范围、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
作者Dr.2,Medicool医库公司董事长
3月5日上午9时,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过去的一年里,新冠疫情凸显了医药健康行业事关国计民生的战略地位,使其关注度得到空前提升。疫情防控工作加快了医药健康行业的变革和发展,尤其是医保、互联网医疗、疫苗研制。那么,本次政府工作报告透露了哪些与医药行业未来发展密切相关的政策趋势呢?
1、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增加30元和5元;
2、推动基本医保省级统筹、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
3、建立健全门诊共济保障机制,逐步将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
4、完善短缺药品保供稳价机制。
采取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等办法,进一步明显降低患者医药负担。
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扩大国家医学中心和区域医疗中心建设试点,加强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队伍建设,提升县级医疗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分级诊疗体系。
优化预约诊疗等便民措施,努力让大病、急难病患者尽早得到治疗。
持续推进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深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改革,创新医防协同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处置和物资保障体系,建立稳定的公共卫生事业投入机制。
作为医疗服务的“买单方”,医保基金的支持必不可少。提高医保基金的统筹水平不仅可以推动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还可以扩大基金池子,增强风险分担能力。此次是几年来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明确强调医保工作要往省级统筹,这意味着医保基金统筹层次提升已经势在必行。未来有望出台更多配套政策,提升基本医保的统筹级别,并切实推动落地。医保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有诸多利好,如可以拉平地区不平均导致的医保在部分地区的赤字,加强基金共济能力,增强保障基金安全平稳运行;可以提高基金使用效率,避免重复参保。医保基金统筹层次的提高也意味着,基金更加集中,省级医保基金管理的资金体量更大,拥有更强大的战略性购买能力,对药品、(高值)医用耗材、生物制品等产品,以及医疗服务的议价能力、监管能力都将进一步提高。报告提出的把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集中带量采购,也是提升医保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带量采购已开展4批,每一批在品种数量和市场规模上大幅提升,更多大品种的药价显著降低,在降低了患者用药负担上取得了突破性成效。在1月29日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例行政策吹风会上,国家医保局陈金甫介绍,前三批国家药品集采涉及112个品种,节约费用总体上超过了1000亿元,提高了群众用药的可及性。对于下一步的工作,带量采购将呈现四大趋势:一是常态化开展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将更多慢性病、常见病药品和高值耗材纳入集采;二是地方规范化开展药品集采;三是药品集采平台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四是政策的落地,加强中选品种的监管等。对于仍是以仿制药生产销售为主体的中国制药行业来说,面对国采降价,一方面要控制生产成本来保证原有仿制药业务的适度利润,另一方面要积极努力创新转型来构造新的增长点。2020年,国家组织进行了首批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冠脉支架的价格显著降低,相关中选企业必须做好生产成本管理,保证供应。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表示支持社会办医,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规范发展。过去一年,政府持续放宽对互联网医疗的约束。在政策指导下,互联网医疗在全国公共卫生健康领域发挥的作用也有目共睹。据银川互联网+医疗健康协会的数据统计,仅仅在疫情的前三个月,全国的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网上提供了2000万次线上义诊,解答了上千万家庭在居家隔离期间的医疗疑问。随着互联网医疗在全国各地的深入,2020年2月底,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关于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互联网+”医保服务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明确,对符合要求的互联网医疗机构为参保人提供的常见病、慢性病线上复诊服务,各地可依规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疫情可以说加速了整个社会对互联网医疗的认可。在疫情推动下,第三方互联网医疗平台的服务量和新增用户都达到了历史新高度。
关于进行低成本可持续的有效在线学术推广,可以与作者Dr.2交流联系(微信号:medicool2)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