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喜讯 | 医学院9个项目获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

资助成果

2022-09-09   来源 :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

3783 0


2022年9月8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结果正式公布,医学院(包括附属第二医院)共有9个项目获批,创历史新高。其中面上项目4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外国学者研究基金1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总资助直接经费达380万元。


获得资助的面上项目负责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杜洋、李丛磊、杜鹃、陈吉航;获得资助的青年基金项目负责人分别是(排名不分先后):王金星(附属第二医院)、王婷、黎婉华。刘国珍教授本次同时获批两个项目,分别是外国学者研究基金项目和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刘国珍 副教授

助理院长(研究生事务)

刘国珍教授毕业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师从Justin Gooding教授。刘教授曾担任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副教授,并获得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授予的未来学者荣誉(ARC Future Fellow)、新南威尔士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荣誉副教授。刘教授凭借新一代癌症免疫疗法, 获得2020年度乔治娜斯威特定量生物医学女科学家奖。刘教授主要从事生物医学工程交叉学科和可转化生物技术的研究,她一直致力于开发和研究前沿的生物传感器技术,智能纳米颗粒及医疗器械来精准诊疗,管理及预防和我们免疫系统相关的一些慢性疾病如糖尿病、败血症、帕金森症、抑郁症等,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她在Adv. Funct. Mat., Adv. Sci.、Trends Biotech.、Angew. Chem. Int. Ed.、Biosens. Bioelectron.、ACS Sens.、 Anal. Chem.等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100余篇,撰写专著2章,申请并授权发明专利9项。


杜洋 助理教授

助理院长(科研与创新)

杜洋教授师从201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BrianKobilka教授从事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博士后研究工作。期间'获美国心脏协会全额博士后奖学金、斯坦福心血管研究所资助和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医学院药学系tenure-track助理教授职位等。主要研究方向是以GPCR等重要药物靶点为对象,从事结构、功能和药物发现工作。杜博士迄今已发表60余篇高质量科研论文,包括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含共同)在Cell、Science、Cell Research、Science Advances、JACS、Nature Comm.等国际一流期刊报道的科研成果;主持或参与国家省级科研项目十几项;受邀为Science、Cell Research、Nature Comm.等多种国际顶尖科学杂志审稿;担任国自然交叉科学部和教育部项目评阅人。作为共同发明人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BrianShoichet教授共同开发的无成瘾止痛药获得美国发明专利。已入选国家级(青年长江学者)、广东省(珠江青年拔尖人才)、深圳市(孔雀人才)、龙岗区(深龙英才)、大学(校长学者)等各级人才支持计划。


杜鹃 助理教授

助理院长(医学教育)

杜鹃教授,2004-2020年,曾任安徽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基础医学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主任。2020年7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参与医学院筹建工作,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医学院助理教授与助理院长(医学教育)。科研兴趣主要是钙信号与细胞功能、肿瘤外泌体分泌机制,外泌体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外泌体靶向载药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厅级科研项目7项,在JASN,Hypertension等杂志发表SCI论文40余篇,获深圳市鹏程孔雀计划特聘岗位人才认定。



陈吉航 助理教授

陈吉航教授的研究兴趣为中药与天然药物的药理活性、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基础,他的工作主要集中在温补类中药对增强线粒体功能以及改善代谢综合症的作用机理研究。陈博士于2014年获得香港科技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之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生命科学部从事三年博士后研究,同时兼任香港科技大学深圳研究院研究助理教授职位。期间陈博士主持参与多项与企业合作的天然药物产品研发课题,具有丰富的中药和功能食品研究经验。陈博士现主持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李丛磊 助理教授

李丛磊教授于2007年在安徽医科大学获得本科学位(临床医学专业),并于2012年获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博士学位(实验医学与病理专业)。博士期间获授多伦多大学Connaught Scholarships 的资助,并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如美国血液学会年会)做口头报告 。其博士研究工作是在加拿大健康科学院院士倪合宇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胎儿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理机制以及发现新型治疗方法。


王金星 博士

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在站博士后

王金星博士,2021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基础医学专业,中共党员,长期从事血液肿瘤细胞代谢与耐药相关研究,参与了多项肿瘤代谢和白血病耐药机制的研究,发表过SCI论文4篇,其中IF>6分2篇,申请国家专利1项。


王婷

医学院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副研究员

王婷博士,博士阶段师从吴云东院士与张欣豪教授,开展理论计算化学与质谱实验相结合的有机反应机理研究,于2018年获得北京大学化学(基因组学)博士学位。同年9月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贵娟教授课题组从事博士后研究,研究方向为酶催化和有机催化反应的机理研究。博后出站后,以副研究员身份留任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瓦谢尔计算生物研究院。迄今在 Chem., J. Am. Chem. Soc., ACS Catal.等高质量SCI期刊发表了18篇科研论文,获得博士后基金面上项目一等资助1项。现阶段的主要研究兴趣在于结合计算化学与实验手段探究各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和生物催化反应机理,同时基于机理理性改造和开发新催化剂和新反应。


黎婉华

医学院在站博士后

黎婉华博士,医学院赵永娟教授课题组博士后,主要致力于NAD相关信号酶以及NAD加帽RNA的作用机制和信号通路研究。NAD是细胞重要的辅酶和酶的底物,其信号酶SARM1是轴突变性的关键蛋白,其在周围神经病变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等病理过程发挥重要功能。SARM1的激活是相关疾病的主要致病机理,课题组开发了一系列小分子荧光探针能够高效特异的检测体外和体内SARM1活性的变化,推动解析SARM1的酶活机理、生理病理功能研究和靶向药物开发。


医学院自建院以来,高度重视高水平科研项目申报工作。本次获得立项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展现了我院综合科研实力和教师及青年学者的专业素养。学院向以上获得国家自然基金资助的老师及青年学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期待各位教师在科研竞争实力和科研产出方面再接再厉,不断进取。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基层医疗“卷”起来了!卫健委开..
  •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正式..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喜报 : 202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
  • 看2022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医学部..
  • “我国已婚育女性超3成存在漏尿..
  • 「健康科普」失眠与焦虑抑郁的因..
  • 基金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国自然、省自然、医院/学会基金相关资讯资料。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