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据日本心脏病学家报道,超声应力测定作为一种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技术,可以测定收缩期局部心肌功能异常,并可以预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室壁运动的恢复。
德岛红十字医院的Dr. Yoshikazu Ohara 分析了43例患者的超声应力测定结果,患者均接受了左前降支(LAD)成功的PCI治疗。PCI术后24小时测定其长轴方向前降支供血区域局部室壁应力,同时测定了基线及4周时前壁运动积分(A-WMSI)。存活心肌被定义为4周时A-WMSI小于或等于2.0。根据此定义,24例患者被检测出具有存活心肌,19例患者无存活心肌。
研究者发现,有心肌存活的患者中收缩末期张力减少4.8%,无心肌存活者减少9.9%,相应张力峰值分别减少9.9%及13.5%。校正后达峰时间(cTPS),即被RR间期分隔的从舒张末期至张力峰值的时间,在无存活心肌组明显长于有存活心肌组。Dr. Ohara的团队发现在预测存活心肌方面,cTPS小于0.15的敏感性为95%和特异性为85%。
他们得出结论,“张力,特别是cTPS,对于预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局部左室功能的恢复有效”。
Am J Cardiol 2007;99:754-759.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