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的预后价值受到质疑
CRP Value in Doubt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8/8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C反应蛋白(CRP)评价的作用受到了更进一步的质疑,一项大型研究提示,这种炎症指标提供的预后信息并没有超过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确实,在19种新的危险指标中,已经证实几乎没有什么指标能增强已确定的危险因素对冠心病的预测作用。美国的研究人员在《内科学文献》(Archives of Internal Medicine)杂志上报告说:“因此,我们建议还是测定例行的指标以评价危险。”
以Aaron Folsom(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为首的研究组研究了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指标,随访的数据来自于1987~1989年间进行的评价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前瞻性研究(ARIC)中的15 792例成人受试者。这些新的指标包括了对炎症、内皮功能、纤维蛋白形成、溶栓、B组维生素和针对感染性因素而产生抗体的测定。
一种基本的危险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冠心病,包括如年龄、种族、性别、总胆固醇水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收缩压、应用抗高血压药物、吸烟和糖尿病这些传统的危险因素。然而,CRP并没有明显增加这一模型中的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其曲线下面积约为0.8。
使曲线下面积增加最多的因素是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维生素B6、白介素6、可溶性血栓调节蛋白,即使是这些危险因素,它们也不能使预测能力增加很多。研究人员说:“我们的研究结果增强了主要的可校正的危险因素评价的效用,可以识别有冠心病危险的个体,便于更好地采取预防行动。”
在一篇与之有关的述评中,Donald Lloyd-Jones 和Lu Tian(美国芝加哥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对这项研究作了评价。他们说:“最后,我们认同Folsom等得出的结论。已明确的危险因素可以很好地识别有冠心病危险的人群,现在应该把重点放在冠心病的危险评估和预防上。然而,我们并没有排除一些指标可以用来更好地识别某些患者亚群,尤其是根据传统的危险因素那些接近临界高危水平的患者。”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CRP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