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研究研讨会】夏忠军教授: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层治疗策略

临床医学

1970-01-01      

2394 0
整理:肿瘤资讯
来源:肿瘤资讯

碧水传情,山峦叠翠。2019年4月13日,由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多发性骨髓瘤研究联盟临床研究研讨会”在天津盛大召开。本次研讨会汇集了多位国内著名的多发性骨髓瘤领域专家,围绕多发性骨髓瘤关键性临床试验以及多中心临床方案进行了解读与讨论。【肿瘤资讯】特邀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夏忠军教授,针对多发性骨髓瘤维持治疗相关内容进行了采访,详情如下。 

               
夏忠军
副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血液肿瘤科
广东省抗癌协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候任主委)
广州市抗癌协会化疗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广州市医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抗癌协会临床药理学会常委
广东省抗癌协会靶向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广东省医学会免疫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老年血液学会委员
中国抗癌会姑息与康复专业委员会会员

制定治疗方案时,需考虑哪些因素?

夏忠军教授:近年来,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得到了很大改善,随着新药的出现,尤其是新药与新药的联合使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整体有效率明显提高,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时间(OS)也显著延长。

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异质性疾病,不同的患者或同一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整体生存差异非常之大。因此,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要强调个体化治疗,首先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通常而言,对于身体状态较好、年轻的患者,在诱导缓解的基础上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进一步改善这部分患者整体的PFS和OS。

对于高龄(年龄超过65岁)或因脏器功能不适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患者,更应该强调分层治疗,通常这部分患者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情况较即所谓的“Fit”患者,这部分患者可考虑全剂量的三药联合方案,其疗效与65岁以下的患者相差不大。第二部分是身体状态一般或存在脏器功能障碍、能接受一定的化疗但又不能完全使用足剂量化疗的患者,这部分患者可考虑降低剂量的三药联合方案或两药联合方案,其总生存预后比较理想。第三部分是高龄(75岁以上)或一般情况较差、有重要脏器(如肾脏、心脏)功能合并症的患者,通常选择两药联合方案如VD方案、RD方案等,一般情况非常差的患者可选择单药治疗,一般情况极差的患者可考虑仅使用维持治疗。

对于复发的多发性骨髓瘤而言,制订治疗方案时需考虑的因素比初治患者更为复杂。除疾病进展这个因素之外,还需综合考虑患者既往接受的药物种类、整体疗效以及相关毒性等。因此制订方案时,既要考虑到尽可能地使患者获得缓解,也要考虑这种能带来缓解的方案对患者造成的负担(如毒性、费用)。

另外,多发性骨髓瘤的分层治疗还需考虑不良预后因素。随着疾病的复发和进展,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高危预后因素也逐渐增加。例如,初治多发性骨髓瘤中20%左右属于高危,而复发后这一比例高达50%,这部分高危患者对治疗方案的整体反应率明显下降。    

从阶段到整体,注重分层治疗

夏仲军教授: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可以说是慢病管理的过程。对于多发性骨髓瘤而言,目前的治疗策略包括诱导治疗、巩固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以及移植后的巩固治疗和后续的维持治疗。

与过去固定周期的治疗模式不同,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是一个整体治疗模式。现有的循证医学证据已充分证明采用持续治疗模式能够延长患者的总生存和疾病进展时间。不管是诱导阶段还是巩固、维持治疗阶段,不同患者采用的治疗策略不完全相同。例如,对于高危患者,FISH或其他检测方法能够发现如TP53等复杂核型,其整体生存较标危、低危患者更差。因此,对于这类高危患者,从诱导治疗开始就应该考虑到整体的治疗模式,尽量选择新药与新药的联合方案,尤其是含硼替佐米或伊沙佐米等蛋白酶体抑制剂;在维持治疗阶段,含蛋白酶体抑制剂的方案也能让这部分高危患者获益,国外权威指南或国外有名的骨髓瘤中心均推荐维持治疗方案至少是包含蛋白酶体抑制剂,或是蛋白酶体抑制剂联合免疫调节剂。

另外,对于造血干细胞移植而言,欧洲研究发现双次移植较单次移植更能改善高危患者的生存预后。因此,对于一般情况较好,特别身体状态较好的患者,可考虑使用二次移植。


责任编辑:Amiee
               
版权声明
版权归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高龄女性,术后3年复发、深病灶..
  • 【JCO】SARC024研究:瑞戈非尼可..
  • 【会议预告】免疫治疗不良反应协..
  • 【相约金陵】2019CSCO指南发布会..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