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踝臂指数对于外周动脉病的诊断最有意义 Ankle Brachial Index Most Helpful to Diagnos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临床医学

1970-01-01      

1411 0
当前位置:循环首页>正文

踝臂指数对于外周动脉病的诊断最有意义 Ankle Brachial Index Most Helpful to Diagnose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4/9/27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在7月28日《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的一项前瞻性队列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功能减低而产生的外周动脉病(PAD)可能会没有症状,但并不意味着疾病不会发生进展。研究者建议检查踝臂指数(ABI)来明确诊断。 “横断面研究表明下肢PAD患者报告的不同类型腿症状都可能伴随着不同程度的功能受损。”来自芝加哥市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的Mary McGrae McDermott博士等写道:“通过测定ABI而评价的PAD严重性与功能受损的程度存在相关性。但是ABI、腿症状和功能下降之间的关系还不清楚。” 研究者在1998年10月1日到2000年6月31日对417名PAD患者和259名健康受试者基线时的外周动脉功能进行了评价,这些受试者的年龄都在55岁以上。PAD的定义为ABI低于0.90。在基线时,所有PAD受试者都被归到5个互相排斥的组中。 经过1年和2年的随访,对受试者6分钟行走表现以及4米常速和快速行走速度的变化进行评估,并对年龄、性别、种族、以前的功能、并存的疾病、体重指数(BMI)、吸烟和漏失数据的模式等进行校正。 与基线时ABI正常的受试者相比,那些基线ABI低的受试者在第2年的随访时行走耐力显著下降。ABI超过0.50受试者的6分钟行走表现平均每年下降为-73.0(95%可信区间[CI]:-142 ~ -4.2)ft(英尺);ABI超过0.90的为-58.8(95%CI:-83.5 ~ -34.0)ft;ABI为0.90到1.50的为-12.6(95%CI:-40.3 ~ 15.1);P=0.02。与那些ABI为1.10到1.50的受试者相比,那些基线时ABI低于0.50的受试者2年后在6分钟内不能连续行走的风险增加了将近13倍。 在PAD受试者中,基线时腿症状可以预测功能下降的速度。有腿运动疼和静息疼的PAD受试者行走耐力和行走速度的下降超过没有PAD的受试者。其6分钟行走表现平均每年下降分别为-111 (95%CI:-173 ~ -50.0) ft和-8.67 (95%CI:-36.9 ~ 19.5) ft,P = 0.004;4米常速行走速度分别为-0.06 (95%CI:-0.09 ~ -0.02) m/s和-0.01 (95%CI:-0.03 ~ 0.003) m/s, P =0.02;4米快速行走速度分别为0.07 (95%CI:-0.11~ -0.03) m/s和-0.02 (95%CI:-0.04~ -0.006) m/s, P = 0.046。 与没有PAD的受试者相比,无症状PAD受试者6分钟行走表现每年下降得更明显(-76.8 [95%CI:-135 ~ -18.6] ft和-8.67 [95%CI:-36.9 ~ 19.5] ft; P =0 .04),6分钟不能连续行走的危险比也增加了(3.63 [95%CI:1.58 ~ 8.36],P =0.002)。 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对所有返回进行随访测试的受试者为何没有进行功能测试没有作出具体的解释,有些受试者未能完成随访,对拒绝参加的那些受试者没有普遍意义,不典型腿运动疼的PAD受试者样本数量相对较小,没能确定并存的疾病对PAD受试者腿症状或者功能下降的影响程度。 “先前的报道表明PAD受试者跛行症状随着时间没有进展很可能也存在功能下降,而且也并不意味着疾病没有进展。”作者写道:“我们发现由于PAD常常被漏诊或者是无症状的,因此ABI在诊断PAD中的重要性被低估了。对于没有典型间歇性跛行症状的PAD患者功能下降的防治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得到了美国国立心肺血液研究所和国立卫生院国家研究资源中心的资助。Dr. McDermott获得了美国心脏协会绩优研究学者奖。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踝臂指数

分享到: 更多



科研资讯(站内): 踝臂指数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踝臂指数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新抗凝血药能够拯救生命,节约花..
  • 左心房容积扩大是无房颤病人首次..
  • 4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1/4将发展为..
  • 培哚普利对生存的有益作用可被对..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