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返回首页
找到约 5751 条结果

转移性肾细胞癌治疗相关分子标记物

在过去的十年中,转移性肾细胞癌(mRCC)患者的治疗前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可用的治疗选择已经扩展,包括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和联合策略,ICIs治疗现已成为mRCC患者的后线标准治疗方法,并且最..... 
学术资讯 - NO.4

年龄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毒性的影响

癌症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5岁以上患者的发病率是年轻患者的11倍。随着预期寿命的增加,全球65岁以上的人口预计将增加78%,而在欧洲和北美,65岁以上人口的比例到2050年将达到25%。尽管如此,老年人口在肿瘤临床试.....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治疗在复发或转移头颈鳞癌中的重要研究一览

复发及转移(R/M)的头颈鳞癌(Head and Neck Squamous Cell Carcinoma,HNSCC)预后较差,目前针对铂类敏感的患者一线的标准治疗方案为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OS为10个月左右。而对于一线铂类药物治疗失败的R/M HNSCC,目前国内缺.....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食管癌中研究进展

2018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统计,食管癌是全球第九大常见、死亡率第五的癌症。在中国和美国,五年生存率约为20.9%,欧洲仅12%。晚期食管癌标准治疗的化疗方案历经数十年不断探索,现有治疗的生存效益仍然非常有限。患者往往..... 
学术资讯 - NO.4

胃食管癌免疫联合治疗进展及原理一文get

既往研究表明,抗血管生成剂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晚期胃癌(GC)和胃食管连接腺癌(GEJC)的患者有效。雷莫芦单抗是一种抗VEGFR2抗体,已在GC中显示出疗效,但益处有限,部分原因是MET介导的耐药。其他靶向VEGF的TKIs,如瑞戈非.....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治疗引起的甲状腺功能异常预示晚期NSCLC有更好的生存获益

抗PD-1/PD-L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近年来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改变了肿瘤治疗的格局。在非小细胞肺癌领域,相比标准的含铂双药化疗,免疫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PFS和OS,已经进入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在免疫治.....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治疗背景下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姑息治疗

肺癌是世界范围内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过去10年中,得益于免疫疗法,肺癌的治疗有了极大的进步。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不仅需要癌症相关治疗,相关的并发症等也需要进行治疗。早期姑息治疗在并发症的治疗中非常重.....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膀胱癌

膀胱癌是最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约90%的患者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carcinoma , UC)。在过去几十年里,转移性尿路上皮癌(mUC)的一线治疗为基于顺铂的联合方案。然而,尽管在治疗初期有效,几乎所有患者最终都会..... 
学术资讯 - NO.4

免疫疗法可以治疗已有自身免疫疾病的恶性肿瘤患者吗?

在过去的10年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许多不同的恶性肿瘤而成为治疗癌症的重要方式。许多接受ICIs的患者产生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表现出类似于传统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些特征。遗憾的是,由于安全..... 
学术资讯 - NO.4

2020鼻咽癌放化疗方案优化总结

背景:基于鼻咽癌发病部位独特的解刨学结构及其对放疗的高度敏感性,以顺铂为基础的同步放化疗(CCRT)是局晚期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但是许多报道显示27%〜45%的患者在长期随访中出现3/4级急性胃肠道毒性、肾毒性、耳毒性..... 
学术资讯 - NO.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