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JCO】诱导化疗后MRD对NPM1野生型中危AML患者具有预后指导意义

临床医学

1970-01-01      

2514 0
编译:西府海棠
来源:肿瘤资讯

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分层中危患者的巩固治疗方案是目前白血病治疗中的一个颇具争议和挑战性的难题。既往研究已证实首次诱导化疗后的缓解状态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近期,JCO杂志报道了一例临床研究,评估了诱导缓解后的MRD状态对于NPM1野生型中危患者的预后意义。

背景

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中初诊患者经诱导化疗未达完全缓解(CR)是一项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因此,诱导化疗后的进一步治疗选择(例如二次诱导、巩固化疗方案、中危患者是否移植)需在形态学反应的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分子遗传学情况及治疗前的临床特征。既往研究已表明,对于有固定分子靶点的患者,通过PCR方法检测微小残留病(MRD)具有预后价值。多参数流式细胞术MRD(MFC-MRD)可以在治疗早期识别出获得CR但反应仍较差的患者,并且可以应用到不同遗传学亚组的AML患者中。

目前,标危患者的治疗选择(包括预测移植是否获益)是具有挑战性的。MFC-MRD分析结果最有可能影响NPM1野生型中危患者的治疗选择。本文旨在评估诱导化疗后MFC-MRD的监测对于包括NPM1野生型中危患者在内的不同风险亚组AML患者的预后意义。

方法

AML17临床试验招募了年龄不超过60岁的年轻初诊AML、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初诊骨髓原始细胞>10%)和继发AML患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不包括在本试验内。首次诱导化疗后,根据细胞遗传学、白细胞计数、年龄、继发疾病、形态学反应以及FLT3-ITD/NPM1突变状态重新定义患者的复发风险。形态学反应指标包括: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以及疾病耐药(RD)。RD定义为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存活7日以上且骨髓原始细胞>15%。低、中危的患者接受第2次DA方案诱导治疗,随后随机分组接受1-2个疗程的大剂量阿糖胞苷,高危组患者则随机分组接受FLAG-Ida或柔红霉素/氯法拉滨联合移植的方案。具有FLT3-ITD突变的患者则指定入组来他替尼(Lestaurtinib)截至2012年。

结果

2009年至2014年,来自2450例非APL患者的6539个样本入组AML17前瞻性研究以分析MFC-MRD。首次诱导化疗后研究了1443例患者的数据,其中420例为形态学定义的难治患者(197例RD和223例PR),1023例(70.9%)患者取得了CR/CRi(446例MRD-,577例MRD+)。二次诱导后806例患者取得了CR/CRi (503例MRD-,303例MRD+)。

这些获得CR/CRi的患者的5年总体生存率(OS)显著高于难治的患者(52% vs 31%, p< 0.001),二者的MRD状态亦有差异。 所有MRD阴性、MRD阳性、PR和RD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3%、44%、35%和24%(Fig 1A)。除高危组以外患者MRD阴性、MRD阳性、PR和RD患者的5年OS分别为70%、51%、46%和27%(Fig 1B)。中危组患者MRD阴性、MRD阳性、PR和RD患者的5年OS分别为66%、49%、46%和30%(P<0.001,Fig 1C)。类似结果也见于截至移植时的患者生存情况分析(Fig 1D)。

校正分析表明,对于低、中危以及NPM1野生型的中危患者,RD和PR/MRD+的患者有生存差异,而PR和MRD+的患者之间则未见差异。

1.png

Fig1.  C1后不同治疗反应的总体生存率 (A)所有患者 (B)低中危患者 (C)中危患者 (D)随访到移植前中危患者的OS。

在对治疗有反应的693名患者中,24例C1(首次诱导后)MRD阴性的患者到C2(二次诱导后)时转为MRD阳性,这部分患者的预后极差(15例复发、13例死亡),其中1例遗传学预后不良、5例有FLT3-ITD突变。而那些在C1和C2阶段均为MRD阴性的患者则结局最好(224例,76例复发,58例死亡),这些人中80.8%被划分到低、中危组,26.3%的患者为中等风险的NPM1野生型。

该研究也比较了在CBF白血病、NPM1突变型和野生型患者中,C1时获得MRD阴性、MRD阳性(<0.1%)和MRD阳性(≥0.1% )患者的5年累计复发率(CIR)。对于具有NPM1突变的患者和CBF白血病患者,C1后只要MRD阳性(不论≥0.1%还是<0.1%),复发率都会显著升高。在NPM1野生型的中危组患者中,和MRD阴性相比C1后低水平的MRD(<0.1%)并没有改变复发率,但却与C2后更高的复发率相关(Fig 4A)。C1和C2后MRD≥0.1%分别见于35%和13%的中危NPM1野生型患者,这部分患者复发的可能性较大(C1 3年 CIR, 68%; C2 CIR, 89%) 。此外,二次诱导后MRD的状态对生存也有显著的预后影响。MRD阳性和MRD阴性患者的3年生存率分别是47%和88%(P<0.001)。

该研究也发现,首次CR时应考虑在MRD阳性的患者中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而不是MRD阴性的患者。(HR, 1.68 [95% CI, 0.75 to 3.85]; P for interaction = 0.16; Fig 4C)。

2.png

Fig4. 标危NPM1野生型(A)不同MRD水平对应的累计复发率 (B)C2后不同MRD状态对应的总体生存率 (C)C2后不同MRD状态对应的首次CR后移植患者的总体生存率

讨论与总结

患者对诱导化疗的反应是评估AML预后的一个强有力的预测因子。流式细胞术常用于进一步支持形态学诊断。本研究把C1后的反应分成3类:RD、PR(MRD+,不论原始细胞数)以及MRD阴性的CR/CRi。

研究数据显示,初诊AML患者在单次诱导后获得CRi和CR时的MRD是等同的。然而,4.8%的MRD阳性的CRi 患者和RD患者结局不良(OS, 19% for all; 25% for NPM1-wt patients at standard risk) 。对于二次诱导取得CR/CRi的患者而言,C2后MRD的状态有利于进一步明确预后。C2后MRD阴性的患者总体上结局是较好的,即便在C1反应阶段时原始细胞清除较慢。但是,研究分析也发现在第2次DA诱导后,大约有33%的中危患者和34%的NPM1野生型中危患者获得CR/CRi时有持续的骨髓MRD。对于部分诱导后MRD仍为阳性的患者,巩固治疗或许可以通过额外地清除MRD来提供较好的结局。

总之,MRD在预后不良的高危患者中似乎缺乏辨识度,但在NPM1野生型的中危亚组中,治疗早期检测出MRD≥0.1%和显著的高复发率相关(C2后89%)。C2后MRD阴性的这部分患者生存率更高。由于随访这部分人群到移植时的生存率高达88%,此群患者在首次缓解时或许可以不用移植。因此,首次缓解时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以针对那些MRD阳性的而非MRD阴性的患者。

该研究也首次提出MRD的状态可能对指导NPM1野生型中危患者的治疗有所帮助。未来的研究还需要招募更多的患者来验证MRD联合分子遗传学特征指导AML预后的意义。

参考文献

Freeman SD, Hills RK, Virgo P, Khan N, Couzens S, Dillon R, et al. Measurable Residual Disease at Induction Redefines Partial Response in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nd Stratifies Outcomes in Patients at Standard Risk Without NPM1 Mutations.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8: JCO. 2017.2076. 3425. DOI: https://doi.org/10.1200/JCO. 2017.76.3425

责任编辑:肿瘤资讯-Amiee

欲了解更多血液肿瘤、淋巴瘤相关资讯,与全国各地血液肿瘤、淋巴瘤医生交流与讨论,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添加肿瘤资讯小助手-Dinna微信,备注“血液肿瘤”!

微信图片_20180412115418.jpg

版权声明
版权属肿瘤资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良医汇-肿瘤医生APP”。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ELCC 2018 精彩抢先看】圈粉无..
  • 【第15届妇瘤大会】吴小华教授:..
  • 【Lancet Haematology】Voxtalis..
  • 陆教授MDT病例远程会诊(4/17)..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