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医学

《柳叶刀》观点 | 两个患者,基于类似检测结果使用同一精准医疗方案缘何结局大不一样

临床医学

1970-01-01      

2068 0
来源:领星GenomiCare

近日,《柳叶刀》发表观点类文章:Yale Cancer Center Precision Medicine Tumor Board: two patients, one targeted therapy, different outcomes,讲述了耶鲁癌症中心肿瘤精准医学委员会的两个患者案例。这两位患者分别都检测出ATM基因的变异并以此为依据入组同一临床试验,然而,最终一位患者获得了半年以上的无进展生存期、另一位患者却在短时间内疾病发生进展并因此辞世,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结局?

患者病史回顾

案例一:71岁的男性患者,临床诊断结果是局限性前列腺癌,格里森评分10(低/未分化癌),初始使用的是放疗和亮丙瑞林治疗。2年后,患者肩胛骨处出现了转移,仍持续用药亮丙瑞林,该方案治疗3年后,患者疾病进展为多处腺体转移,采用了多线治疗5年,其间使用的药物包括多西他赛、恩杂鲁胺、阿比特龙等。随后患者在耶鲁精准医学中心连续入组了两项临床试验,但病情都发生了恶化。

案例二:62岁的男性患者,切除左侧4.7 cm的高级别肉瘤后接受了辅助放疗和多西他赛等药物化疗,随后因毒副作用,医生为其将化疗药物换为阿霉素和异环磷酰胺。9个月后,PET-CT筛查发现患者发生了肺部转移,接受阿霉素和olaratumab治疗,但在治疗2个疗程后,癌症还是发生进展。

检测结果和方案推荐

为了更好的治疗这两位患者,他们的组织样本都被送到耶鲁肿瘤分析实验室进行了基因检测。检测结果显示,他们的癌组织中都出现了ATM基因的变异,具体结果如下:

微信截图_20180118174331.png

这两个癌症病人都曾有疾病进展,对多线治疗产生耐药性,耶鲁癌症中心肿瘤精准医学委员会依据两位患者ATM变异的检测结果,推荐他们入组奥拉帕尼临床试验,每2天使用300 mg奥拉帕尼(PARP抑制剂)。结果,案例一中的前列腺癌患者疾病稳定了超过6个月,即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半年,而案例二中的肉瘤患者4周以后出现了恶性胸腔积液,8周后CT扫描显示疾病出现明确性进展,且不幸因此病逝

分析结果

基于类似检测结果使用同一精准医疗方案缘何结局大不一样?

许多肿瘤都有同源重组缺陷,这通常是通过DNA损伤应答(DNA damage response, DDR)网络中关键基因的失活导致的。与PARP抑制剂(如这次临床试验中的奥拉帕尼)敏感相关的最常见的DDR基因突变是哪些影响BRCA1和BRCA2的基因,还有该通路中的其他癌基因相关突变,包括ATM。临床前研究和临床研究揭示,ATM功能的降低会使得多种癌症对PARP抑制剂更敏感,包括成神经细胞瘤、肺癌和前列腺癌。

然而,尽管这两位病人的肿瘤都存在ATM突变损伤,在针对此位点进行靶向治疗后却有截然不同的疗效。《柳叶刀》一文分析,可能是以下原因导致:

• 肿瘤类型不同(前者为前列腺癌,后者为肉瘤)

• ATM突变类型不同(前者是碱基突变,后者是碱基缺失)

• 存在共突变基因和基因表达表观遗传的差异(前者还存在AR、MYC等基因异常扩增和TMPRSS2-ERG基因融合,后者存在NRAS和TP53突变基因)

但究竟是哪(几)个影响因素最终导致了患者对药物反应的不同,目前仍是未解之谜,但值得庆幸的是,这样的结果进一步提示了研究者精准医学进步所面临的众多挑战。不管临床试验结果成功与否,只有分析并总结出这些结果的影响因素、在未来针对性的各个击破,才能对患者群体进行更加精准的细分,从而让他们得到真正的临床获益。

参考文献

YaleCancer Center Precision Medicine Tumor Board: two patients, one targetedtherapy, different outcomes. DOI:http://dx.doi.org/10.1016/S1470-2045(17)30916-6



科研资讯(站内):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癌症, 肿瘤, 药物, 医学, 医生, 肿瘤资讯, 肿瘤医生, 肿瘤资讯, 医生工具, 肿瘤文献, 肺癌, 乳腺癌, 肝癌, 患者, 良医汇, 肿瘤诊疗, 肿瘤会诊, 患者招募, 临床试验招募, cancer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HPV相关OPC:选择最佳预后人群及..
  • 陆教授MDT病例远程会诊(1/23)..
  • 【Blood•How I Treat】如何治疗..
  • 【JCO】射频 OR定向?HCC患者局..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