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2020年2月13-15日,美国临床肿瘤学会泌尿生殖系统肿瘤研讨会(ASCO GU)在美国旧金山隆重召开。本次会议的主题是“追求以患者为中心的治疗(IN PURSUIT OF PATIENT-CENTERED CARE)。尽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国内专家学者现场参会受到限制,但在本次大会上,仍有众多国内学者展示最新研究成果,在太平洋彼岸传递来自中国的声音。
摘要90:新型抗雄激素药物SHR3680治疗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的Ⅰ/Ⅱ期研究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泌尿外科
中国肿瘤医院泌尿肿瘤协作组秘书长
中国泌尿肿瘤智能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执行人
中国泌尿肿瘤MDT会诊平台执行人
全国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促进项目前列腺癌专家组总秘书
中国抗癌协会家族遗传性肿瘤协作组委员
上海市抗癌协会肿瘤精准治疗专业委员会委员
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国际会员
国内外一流学术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发表科学论文2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篇。参与编著学术著作6部,获得专利3项,多次在欧洲泌尿外科年会、欧洲肿瘤学年会、美国泌尿外科年会、世界抗癌大会发言。
第一作者:秦晓健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背景
SHR3680是一种新型雄激素受体(AR)拮抗剂,临床前研究显示,对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CRPC)有很强的抗肿瘤活性,但脑中分布明显低于恩杂鲁胺。
研究方法
本项Ⅰ/Ⅱ期研究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叶定伟教授牵头,在中国的11家医院进行。研究纳入既往未接受过新型AR拮抗剂治疗的mCRPC患者。在Ⅰ期研究阶段,患者口服SHR3680,起始每日剂量40mg,随后提升到80mg、160mg、240mg、360mg和480mg。Ⅱ期研究阶段,患者随机接受3种不同的每日剂量中的一种进行治疗( SHR3680 80mg、160mg或240mg)。Ⅰ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安全性和耐受性,Ⅱ期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出现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应答的患者比例(12周时PSA水平下降≥50%)。
研究结果
2016年4月至2018年9月期间,共招募197例患者(中位年龄67岁,29例内脏转移,80例有化疗史,Ⅰ期,n=18,Ⅱ期,n=179)。
安全性方面,研究未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SHR3680最大耐受剂量未达到。多数不良事件为1/2级(87.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贫血(22.8%)、背痛(16.2%)和蛋白尿(13.2%)。
疗效方面,所有治疗剂量均显示了抗肿瘤活性,治疗12周时,195例可评估患者中有134例出现PSA应答(68.7%),骨转移灶稳定患者169例(86.7%),60例有软组织病变患者中22例(36.7%)有治疗反应。未发现明显的剂量相关的治疗获益。
截至2019年9月26日,中位PSA进展时间为36周,中位影像学进展时间为73周。如预期一样,未接受过化疗患者的PSA和影像学进展时间较接受过化疗患者更长。
研究结论
SHR3680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好,并显示出对mCRPC患者非常好的疗效。
摘要369: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放疗在高危前列腺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系统回顾的荟萃分析
第一作者:Zhipeng Wang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背景
高危前列腺癌的最佳治疗方案仍有争议,如何选择患者接受适当的治疗悬而未决。本系统综述的目的是比较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和放疗对高危前列腺癌的有效性以及如何选择合适的患者进行最佳治疗。
研究方法
搜索PubMed、EMBASE和Cochrane临床对照研究资料库,寻找符合条件的研究。提取了纳入研究的风险比(HR)和95% CI。主要研究结果是总体生存时间和癌症特异性生存(CCS),次要研究结果是无生化复发生存时间(BRFS)、无转移生存时间(MFS)和临床无复发生存时间(CRFS)。使用Review Manager 5.3进行meta分析。根据GS评分、T分期和RT类型进行亚组分析,并比较这些治疗对生活质量(QOL)的影响。
研究结果
共纳入25项研究。总体而言,在CSS(P=0.003)和OS(P=0.002)方面,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较放疗显示出更好的生存获益,但放疗显示出更好的BRFS(P=0.002)和MFS(P=0.004)获益。
亚组分析显示,外照射联合近距离照射(EBRT+BT)治疗高GS评分和高T分期患者的生存结果与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治疗患者相比,结果相似甚至更好。在生活质量方面,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与较差的泌尿和性功能相关,但在肠道功能方面表现较好。
研究结论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延长高危前列腺癌患者的生存时间,然而,放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EBRT+BT较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甚至能带来了更好的CSS和相似的OS。对于高T分期或高GS评分患者,放疗可能是首选。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可以导致泌尿和性功能下降,但在肠道功能方面表现较好。
摘要504:Ⅱ期POLARIS-03研究完整数据公布:特瑞普利单抗二线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安全有效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肾癌专家委员会秘书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尿路上皮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临床研究专家委员会委员
《CSCO肾癌诊治指南2019版》执笔人
中国抗癌协会青年理事会常务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泌尿男生殖系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青委会肿瘤学组副组长
北京抗癌协会泌尿肿瘤专业委员会青委会主任委员
第一作者:盛锡楠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研究背景
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在标准治疗进展后,后续治疗选择有限。Ⅰ期研究显示,特瑞普利单抗治疗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的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其安全性可接受,并且显示出非常有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在此基础上,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黄翼然教授共同牵头,15家国内中心共同参与完成了Ⅱ期POLARIS-03研究(NCT03113266)。
研究方法
在单臂、开放、多中心的Ⅱ期POLARIS-03研究中,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接受特瑞普利单抗(3mg/kg,Q2W)治疗,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接受的毒性。所有患者均有可测量病灶,每8周评估一次治疗反应,评价标准为RECISTv1.1。同时研究还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PD-L1表达水平及肿瘤突变负荷状态,评估其与临床治疗反应的相关性。
研究结果
从2017年5月至 2019年9月,中国15家医学中心共招募151例患者,3例有重大方案违背的患者被排除在用于疗效分析的全分析集(FAS)之外,FAS人群为148例。截至2020年1月6日,末例患者入组后16周,在FAS人群(n=148)中观察到2例完全缓解(CR)、36例部分缓解(PR)和30例疾病稳定(SD)。独立评审委员会(IRC)根据RECIST v1.1标准评估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5.7%,疾病控制率(DCR)为45.9%。根据PD-L1表达水平进行分层分析,PD-L1阳性(≥1%)患者的ORR为41.3%,而PD-L1阴性(<1%)患者的ORR为16.8%。
FAS人群的中位至缓解时间为1.8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2.5个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15.7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0.8个月,本次分析时OS数据尚未成熟。
安全性方面,151例患者中,139例(92.1%)患者发生了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54例(35.8%)患者出现≥3级TRAE;28例(18.5%)患者发生与治疗相关的严重不良反应(SAEs)。6例(4.0%)患者因TRAE而停药;23例(15.2%)患者因TRAE而延迟给药。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rAE)包括13例(8.6%)甲状腺功能减退、10例(6.6%)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2.6%)肝功能损害、1例(0.7%)免疫性肌炎和1例(0.7%)心肌炎。
研究结论
在化疗难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中,特瑞普利单抗表现出令人鼓舞的治疗疗效和可管理的安全性。PD-L1阳性患者的ORR达到41.3%,PD-L1-患者的ORR也达到16.8%,后续将继续监测其他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
摘要553:中国上尿路上皮癌患者PD-L1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和病理特征的关系
第一作者:杨恺惟 北京大学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背景
上尿路上皮癌(UTUC)是一种可能致命的恶性肿瘤,PD-1/PD-L1单抗对其显示出很有前景的治疗作用。虽然已有临床研究探索过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但多数患者并非中国人,而且中国患者中很多患者存在慢性肾脏疾病(CKD),因此可能会有不同的PD-L1表达水平。
研究方法
招募局部可切除的UTUC患者后,收集患者肿瘤组织进行VENTANA PD-L1(SP263)检测,根据注释确定PD-L1表达水平的高与低。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研究分析。
研究结果
共招募190例UTUC患者,41例(21.6%)患者评估为PD-L1高表达。其中高级别肿瘤(P=0.001)、较高T分期(≤T2 vs >T3,P=0.002)、分化不同(鳞/腺/肉瘤样癌 vs 纯尿路上皮癌,P=0.005)、较高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率(NLR≤3 vs NLR>3,P=0.045)、较高的血小板/淋巴细胞比率(PLR<150 vs PLR≥150,P=0.006)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显著升高。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CKD≥3期患者中,PD-L1高表达人群比例并无显著增高或降低 (P=0.34)。PD-L1高表达患者的无转移生存时间HR值为2.65(P=0.019)。
患者数据汇总
研究结论
中国有大量CKD≥3期的UTUC患者,这些患者不适合顺铂治疗,因此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如PD-1/PD-L1单抗。不同CKD患者的PD-L1表达水平并未发现显著差异,但UTUC患者与膀胱癌患者相比,似乎只有较低比例的患者为PD-L1高表达,是由于更多的N-连接糖基化掩盖了检测结果还是有其他可能隐藏未知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Qin XJ,et al.SHR3680,a novel antiandrogen,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mCRPC):A phase Ⅰ/Ⅱ study[EB/OL].J Clin Oncol 38,2020(suppl 6;abstr 90).
2.Wang ZP,et al.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radical prostatectomy and radiotherapy in highrisk prostate cancer: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EB/OL].J Clin Oncol 38,2020(suppl 6;abstr 369).
3.Sheng XN,et al.Recombinant humanized anti-PD-1 monoclonal antibody toripalimab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urothelial carcinoma:Preliminary results of an open-label phase Ⅱ clinical study(POLARIS-03)[EB/OL].ASCO GU 2020,abstract 504.
4.Yang KW,et al.PD-L1 expression level in Chinese upper tract urothelial cancer (UTUC) patients and its correlation with pathological and clinical features [EB/OL].J Clin Oncol 38,2020(suppl 6;abstr 553).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