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不推荐氯喹/羟氯喹预防或治疗COVID

临床研究

1970-01-01      

1307 0

氯喹/羟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体外实验和临床研究的初步结果发布后,受到了广泛关注。近日,《内科学年鉴》刊登了来自美国医师协会(ACP)的一篇文章,针对“临床医生能否使用氯喹/羟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或治疗COVID-19”这一议题,盘点了近期发表的研究证据,并给出了“NO”的建议

 

原文链接:

https://www.acpjournals.org/doi/10.7326/M20-1998?_ga=2.38520423.538119352.1589421879-2048107289.1581649310&

 

实践要点

 

氯喹/羟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疗效尚不明确,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试验来回答上述问题。这些药物在治疗其他疾病时有明确的副作用。目前这些药物用于COVID-19的疗效和危害的证据还不多,而且结果互相矛盾,且研究质量不高,从而增加了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基于现有证据,ACP制定了以下临床实践要点,也会随着新证据的出现而不断更新。

 

1. 由于已知的副作用,且无证据支持对普通人群有益,请勿单独用氯喹/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来预防COVID-19;

 

2. 由于已知的副作用,且无证据支持对COVID-19患者有益,请勿单独用氯喹/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来治疗COVID-19;

 

3. 由于已知的副作用,且对COVID-19患者益处的证据很不明确,临床医生在让患者(及家人)知情的情况下共同决策,考虑在临床试验中单独用氯喹/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来治疗COVID-19患者。

 

表. 临床医生能否使用氯喹/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或治疗COVID-19?

 

 * 注:由于已知的副作用,且对COVID-19患者益处的证据很不明确,临床医生在让患者(及家人)知情的情况下共同决策,考虑在临床试验中独用氯喹/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来治疗COVID-19患者。

 

证据盘点

 

图. 相关Covid-19研究证据一览

 


证据缺口

 

1.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或治疗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无证据)

 

2.羟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预防Covid-19的疗效和安全性(无证据)

 

3.羟氯喹单药或联合阿奇霉素治疗不同严重程度Covid-19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证据不足)

 

4.重要临床结局的评估,包括生存率、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时间、是否使用ECMO(无证据)

 

临床思考

 

1.除单独使用羟氯喹或联合阿奇霉素使用外,平行治疗试验中干预措施的使用和范围很难确定。

 

2.在非COVID-19的患者中,氯喹的已知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心肌病、心电图改变)、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神经系统疾病(癫痫、精神病、锥体外系疾病)、眼黄斑变性。

 

3.在非COVID-19患者中,羟氯喹的已知危害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疾病(心肌病、心衰、室性心律失常、尖端扭转型室速)、内分泌(低血糖)、血液系统疾病(再生障碍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症)、神经系统(癫痫、精神病、锥体外系疾病)、眼黄斑变性。

 

4.应向患者(和/或家属)告知氯喹和羟氯喹的潜在危害以及其对COVID-19患者获益的证据不足。

 

5.审查的证据显示,羟氯喹通常服用5-10天,每天不超过600 mg

 

6.氯喹和羟氯喹治疗其他疾病例如风湿性疾病益处明确,在美国目前处于短缺状况。

 

7.过度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是造成抗生素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会对公共卫生造成威胁。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



科研资讯(站内):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咖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打鼾还与脂肪肝有关!开滦研究新..
  • 《柳叶刀》:中国基层医疗卫生质..
  • 人类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攻克隐性遗..
  • 已有4万多 Covid-19学术文章发表..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