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前,医学家们就知道糖尿病与“糖”的代谢有关,但即使是最好的“治疗方法”(饥饿疗法)也只能延长病人几个月的寿命。时至今日,医务工作者在认识、治疗和管理糖尿病方面的进步,不仅使糖尿病成为一种可以不致命的疾病,而且也使病人能够快乐和健康地生活。今天小编就带您重温2020年糖尿病领域的新技术、新疗法、新进展。
糖尿病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该病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以及胰升高血糖素不适当地分泌过多所引起。多见于40岁以上喜食甜而肥胖的病人,城市多于农村,常有家族史,故与遗传有关。
少数病人与病毒感染和自身免疫反应有关。它是一种无法治愈但是可以控制病情发展的慢性病,表现为高血糖,可出现多尿、多饮、多食、消瘦,即三多一少症状。糖尿病可引发眼病、肾病和神经障碍三大并发症,一旦发生,危险性较大。
Ⅰ型糖尿病多发生于儿童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较为常见。据调查(雪球),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为12.8%,糖尿病前期比例为35.2%,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为1.298亿人,其中女性7040万人,男性5940万人。
2020年,国际糖尿病联盟最新数据表明,中国糖尿病患者人数数达1.164亿,已成为国民的巨大负担。但近年来,糖尿病持续攀升的根本原因却一直没有定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发表在《柳叶刀》子刊的新研究揭示了中国糖尿病持续攀升的原因。研究发现,相比β细胞功能障碍,肥胖影响的胰岛素抵抗是中国糖尿病更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在中国人β细胞功能障碍较普遍的基础上,往往得不到有效代偿,从而导致中国糖尿病患病率持续攀升。
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研究者发表在Diabetes和Diabetes Care杂志上的两项研究成果显示,如果新近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成年患者接受胰岛素治疗,β细胞功能可得到一定改善。这是疾病未继续发展的迹象。然而,停药后,效果消失。
美国耶鲁大学研究者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成果显示,10~17岁患者注射利拉鲁肽后,表现出更好的血糖控制能力。FDA今年批准了近20年来首款儿童2型糖尿病的非胰岛素类药物——利拉鲁肽。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自然医学》:人一生中经历的三波“衰老浪潮”发生在这三个年龄段..
医学科研丨中美医疗差距有多大?全球医院排名出炉,美国占前三,中国未上榜..
医学科研丨还在纠结不知道挂什么科?最全对症挂号表【建议收藏】..
Science:投资2500亿美元搞科研!拜登的“撒钱计划”靠谱吗?..
医学科研丨饶毅评杨辉事件:中国“无科研造假”元年,但愿“空前”也是“绝..
上海交大联合《Science》,发布新版世界最前沿的125个科学问题..
Science:投资2500亿美元搞科研!拜登的“撒钱计划”靠谱吗?..
《自然医学》:人一生中经历的三波“衰老浪潮”发生在这三个年龄段..
医学科研丨Nature子刊:一半的肥胖者很健康,原来是有这些基因在保护他们..
医学科研丨分析全球超200万人的健康数据:一天2份水果+3份蔬菜,是延寿的最..
评论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