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热点资讯

重磅!2020年度全国二、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发布(全文+一图读懂)

热点资讯

2022-07-12      

2712 0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2020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和《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全文如下: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关于加强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9〕23号,以下简称《通知》)要求,2021年我委组织相关单位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稳步推进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20年度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经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3472家二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约占当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总数的64%。其中,西医类医院2400家(综合医院2221家,专科医院179家),约占当年全国西医类二级公立医院总数的65%;中医类医院1072家,约占当年全国中医类二级公立医院总数的60%(见图1)。与2019年相比,参加考核的医院数量增加398家,其中新增470家,主要集中在四川、河北、西藏等省份,因合并、升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72家。



在延续既往工作机制基础上,根据新冠疫情防控不同阶段的要求,稳步推进相关工作。一是根据最新文件要求,进一步细化指标内涵、说明和意义,持续优化考核参照体系,按时开放二级公立医院数据填报与质控功能,搭建数据安全防护网络,提升数据采集使用全过程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二是组织专家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指标解读、集中答疑、填报指导,并重点开设了有关病案首页填写、编码等专业培训课程。累计开展培训8场,培训人次数超10万,多渠道收集各类问题4000余个,发布答疑手册5期,持续提升医院管理人员和具体工作人员对绩效考核的重视程度及业务能力。三是积极探索数据质量提升的工作方案,在多源数据比对基础上,发挥大数据计算和稳定专业团队优势,组织专家开展4轮数据质控和分析工作,向医院反馈相关数据问题并指导改进,并应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进行计算分析。

二、结果分析

根据参加考核的2400家西医类医院数据,分析2020年度二级公立医院指标监测情况。具体结果如下:


(一)医疗质量方面。

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9.39DDDs,较2019年下降1.57DDDs,达到综合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不超过40DDDs的要求,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超过40DDDs的综合医院比例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与2019年相比略有下降,但基本药物采购金额占比提高了1.47个百分点;重点监控药品(依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收入占比为2.08%,较2019年下降3.55个百分点,重点监控高值医用耗材占比达33.8%,提高1.21个百分点。


参加省级室间质量评价的二级公立医院比例为94.38%,较2019年提高0.1个百分点。二级公立医院省级室间质量评价临床检验项目的参加率中位数为89.66%,合格率中位数达94.01%,较2019年均有所提高,为进一步推动省内同级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奠定基础。但个别医院也存在参加率较高,通过率较低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提升实验室检测质量水平。


(二)运营效率和内部管理方面。

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人员经费占比、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医疗收入比例分别为39.53%、29.98%,略有提高。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113.03元,较2019年减少12元。


截至2020年底,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医院中,共有2184家医院参加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参评率较2019年提高近6个百分点,平均级别达2.59级。在参评医院中,69.10%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2019年提高近30个百分点。但仍有近三成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为2级及以下水平,处于电子病历系统建设的起步阶段,有待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其中有6.75%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分级为0级,即电子病历系统尚未建立,医院运行相关工作基本处于手工记录阶段。


(三)持续发展方面。

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医护比为1:1.56,较2019年有所提升,已达到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提出2020年达到1:1.25的目标要求。紧缺医师(麻醉、儿科、重症、病理、中医)占比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但仍有约一半医院未配备重症医师,约三成医院未配备病理医师。二级公立医院的人才培养经费投入占比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但仍有约10%的医院无人才培养经费。


依据相关病种监测情况,对参加考核的各二级公立医院的专科能力进行评价。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专科能力整体得分较2019年有所提升,山东省、河南省的二级综合医院中,专科能力得分位于前列的医院数量相对较多。相比之下,不同区域、不同医院的专科能力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如仍有个别二级综合医院科室设置不齐全,同一专科下不同医院收治的病种覆盖范围和疑难程度存在差异。


(四)满意度评价方面。

2020年,参加考核的二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为85.23分,住院患者满意度为89.87分,较2019年均有所提升。相比之下,门诊患者对环境与标识、挂号体验、隐私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住院患者对出入院手续及信息、饭菜质量、环境与标识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二级公立医院仍需要持续巩固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成果,在合理布局院内结构、明晰引导标识、提升挂号和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性、加强隐私保护等方面进一步优化。医务人员满意度为76.13分,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相比之下,医务人员在同级同事关系方面满意程度较高,在薪酬福利、工作内容与环境方面满意程度相对较低。二级公立医院需进一步完善岗位设置与薪酬分配激励机制,建立体现岗位职责的薪酬体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改善医务人员工作环境,持续提升医务人员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五)新冠肺炎疫情下的二级公立医院。

2020年,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防止交叉感染,保障正常医疗秩序,各地积极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满足人民群众就医需求。


一方面,二级公立医院救治能力和临床诊疗过程管理水平仍在不断提升。2020年,住院患者中实施微创手术和三级手术的患者数量进一步增加,手术患者中实施微创手术和三级手术的患者比例均较2019年有所提高(见图2)。参加考核的全国二级公立医院总体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相当于2019年的1.06倍,反映出二级公立医院收治患者的疾病疑难复杂程度有所提升;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为0.032%,与2019年相比有所下降。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9k64A0bbYhFjiaMb8fs1wyR6nek9NB4Tn4YRz7DpfhFaYP2fWR1VxAg/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2 2017-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开展情况


另一方面,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门诊和住院次均医药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7.49%、6.39%(可比价格是指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与2019年相比基本保持稳定;门诊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按可比价格计算,增幅分别为2.79%、0.42%,较2019年均有所下降。2020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的财政拨款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22.02%,较2019年增加9.76个百分点,增加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8.16%,较2019年增加0.82个百分点。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平均为-0.66%,较2019年下降2.73个百分点。医疗盈余的普遍减少,与医院为确保疫情防控和日常诊疗同步开展,加大防控投入、运行成本增加等因素有关。约四成医院出现亏损情况,亏损医院的比例较2019年增加16.75个百分点,在亏损医院中,7.51%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100%,49.53%的二级公立医院资产负债率超过50%。2020年,二级公立医院长短期借款类债务占负债总额的比为29.22%,较2019年有所增加,长短期借款债务风险增大,运营风险较高。

三、下一步工作

(一)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作用。

各地要对辖区内二级公立医院进行深入分析,进一步总结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成效,总结管理经验,加强宣传引导。一是有针对性地指导二级公立医院提升病案首页数据质量和数据管理能力,补齐医疗服务、运营管理和持续发展中的短板,合理配置院内资源,重视专科能力建设,加强精细化管理,调整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和薪酬分配方案,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能力和科学管理水平。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有效兼顾疫情防控与正常医疗服务,保障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正常看病就医需求。二是通过改进绩效考核反映出的问题,促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政策落地见效,引导二级公立医院通过医疗质量和科学管理水平的提升,落实功能定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二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


(二)优化二级公立医院发展的外部环境。

一是各地要根据医院性质、等级规模、发展阶段、学科特点等不同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指导和支持政策,巩固对口支援工作成果,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通过“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促进县级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升,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供支持。


二是加强部门间统筹协调,落实地方政府办医主体责任,尤其要注重研究在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对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合理补偿机制,并加大补偿力度。建立健全灵敏有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合理确定、动态调整公立医院薪酬水平,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推进药品耗材集中采购工作,优化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形成更加有利于二级公立医院建设发展的政策合力,推动公立医院建立更加科学有效的运行新机制。


(三)扎实做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

各地要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和大数据思维,对辖区内各医院绩效考核涉及的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和综合挖掘,为科学推动深化公立医院改革、完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加强公立医院建设管理考核等工作提供更加坚实的数据基础,推动实现卫生健康领域基于数据的决策科学化、治理精准化和服务高效化。


————


————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2020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

向上滑动阅览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健康委: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9〕4号,以下简称《意见》)要求,我委联合相关部门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下,灵活有序推进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现将2020年度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通报如下。

一、持续优化稳步推进绩效考核工作

经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中医药主管部门审核确认,全国共2508家三级公立医院参加2020年度绩效考核。其中,西医类医院1923家(综合医院1342家,专科医院581家),中医类医院585家。与2019年相比,新增考核医院143家,因合并、降级、撤销等原因退出考核的医院共48家。


(一)完善考核支撑体系,持续提升标尺精度。根据《国家卫生健康统计调查制度》《政府会计制度——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和报表》等要求,完善绩效考核相关指标计算公式与统计规范,持续优化考核参照体系。升级手术操作分类代码版本和病案首页采集质量与接口标准,简化绩效考核管理平台数据上传流程,增加系统智能审核模式,辅助提升医院数据填报质量。


(二)加强专业培训指导,持续提升数据质量。组织多领域专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形式开展指标解读、填报指导、常见问题分析等培训共10场次。多渠道收集问题累计3000余个,更新发布答疑手册15版,推出系列宣传品1期。新增病历上传功能,按计划推进4轮数据质控,持续加强病历内涵质控。运用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分析3.89亿份病案首页和其他184.7万项数据、3.25万条佐证资料,应用大数据技术加速推进考核工作。


(三)推动完善制度规范,持续提升工作效果。进一步规范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数据管理,加强网络安全防护,采用数字证书、虚拟专用网络等技术,有效提升数据采集、传输等全周期的信息安全水平。积极落实统计督查整改要求,探索公立医院病案首页数据共享机制,努力减轻基层数据填报负担。


二、2020年度国家监测分析情况

根据参加考核的1923家西医类医院数据,对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绩效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显示,大部分指标持续向好,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效,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相关业务工作和经济运行情况出现一定波动,但总体上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考验,为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三级公立医院向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迈进。

1.诊疗支撑能力不断增强。


一是临床检查检验可比性持续提升。2020年,97.09%的三级公立医院参加了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覆盖范围较2019年提高0.85个百分点。全国范围内临床检验项目的参加率中位数为89.41%,较2019年提高15.54个百分点,合格率中位数与2019年基本持平(见图1)。其中,天津全部三级公立医院参加国家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工作,辖区内医院临床检验项目的参加率中位数(98.18%)与合格率中位数(97.90%)均位列全国第一;广东、吉林、海南和甘肃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提升较为明显。


二是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不断提高。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6.28DDDs,较2019年下降1.5DDDs,且明显优于40DDDs的国家要求。点评处方占处方总数的比例和点评出院患者医嘱比例分别为15.21%和19.16%,门诊患者基本药物处方占比和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率分别为54.50%和95.63%,均较2019年有所增长。辅助用药(依据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计算)收入占比为1.72%,较2019年下降2.70个百分点(见图2)。


三是大型医用设备管理能力逐步加强。大型医用设备检查阳性率为85.91%,较2019年提高0.55个百分点;建立大型医用设备管理台账、制定预防性维护维修计划和执行台账的医院比例有所提升,大型医用设备管理的规范化水平逐步提高。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6SGuDzQVnFoTDWwibuWuz8gP8trKbKYVfJueMCnawWLg7VcHJicXz1oA/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1 三级公立医院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和合格率情况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9J807fWIRVuc2GgVhuc4B28pANxjyE9F4ZL9joOia3nibclM9XeibZibag/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2 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及辅助用药使用情况


2.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由2019年的3.23提高至3.65。91.26%的三级公立医院达到3级及以上水平(占比较2019年提高8.02个百分点),65.26%的三级公立医院达到4级及以上水平,在医院内实现全院信息共享,并具备医疗决策支持功能,为创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模式打下较好基础。上海、北京、浙江3个省份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超过4级;山西、宁夏整体提升相对较快。截至2020年底,83.42%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制度,70.53%的三级公立医院建立了远程医疗中心,81.29%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向医联体内成员单位提供至少一项远程医疗服务。三级公立医院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促进医疗资源纵向流动,为提高优质医疗资源可及性和医疗服务整体效率提供技术支撑。


3.持续发展机制不断健全。


在人员结构方面,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卫生技术人员中具有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比例为17.86%,较2019年提高0.61个百分点;医护比为1:1.52,超过2020年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资源要素配置要求(1:1.25);中医、儿科医师占比与2019年基本持平,麻醉、重症、病理医师占比较2019年有所提高。在专业人才配备方面,设立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占比约为72%,较2019年明显提升,宁夏、安徽、内蒙古、广东、甘肃等省份设置了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比例相对较高。


在人才培养方面,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在当年总经费支出较2019年下降18.01%的情况下,医学人才培养经费支出总额与2019年基本持平。接受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培训且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的人数为20.84万,占比33.63%,较2019年提高4.08个百分点。91.88%的医院有符合统计条件的考生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平均通过率为73.89%,与2019年基本持平;其中,北京住院医师首次参加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为全国最高(87.25%)。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平均招录完成率,全科、儿科、精神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招收完成率均较2019年有显著提升。


在科研创新方面,与2019年相比,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经费和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成果转化金额均呈上升趋势,获得科研经费支持的三级公立医院比例进一步提升。被设置为国家医学中心的三级公立医院获得的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总量均位于全国领先水平,并能够积极推进将科研成果转化临床应用。科研经费总额位于前5位的三级公立医院科研项目经费平均为56538.25万元。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四川等省份对于省内医院科研工作投入经费支持力度较大。


4.人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满意度和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86.51分、91.68分,较2019年提高1.10分、0.67分(见图3-4)。门诊患者满意度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为浙江、四川、福建、山东、湖南;住院患者满意度最高的5个省份为浙江、江苏、山东、福建、上海。医务人员满意度79.71分,较2019年提高0.95分,在同级关系、发展晋升方面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在工作内容与环境、薪酬福利维度方面分数提升较快;医务人员满意度最高的5个省份依次为宁夏、湖南、浙江、福建、吉林。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RwEORY0zt6RqVwOFibeLXgicwsIic7RKuFRP5TYJfDg1bjC5bYRUlwydQ/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3 2019-2020年门诊患者满意度比较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RUbpJxIccLMOS55q6fCUA9k8zXqT0LCspkc4RAD1yXg1FicRPpdibgSg/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4 2019-2020年住院患者满意度比较


5.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是三级公立医院持续落实加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要求,帮扶和指导对口支援医院和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不断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73.24%的三级公立医院能够指导或培训医联体内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护理延伸服务。部分三级公立医院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医联体内成员单位间的诊疗信息共享,便于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


二是在接受其他医院对口帮扶的三级公立县医院中,大部分医院四级手术量相比2019年有所增长,国家临检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的参加率和合格率、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阳性率持续提高,抗菌药物使用强度有不同程度下降且75%的医院满足综合医院不高于40DDDs的要求,42.86%的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超过全国平均值,34.69%的医院获得科研项目支持的经费总额较2019年有所提升。


(二)三级公立医院经受住了疫情考验。

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确保疫情防控、日常诊疗同步开展,各医院加大防控力度,运行成本增加,运营压力加大。但总体上三级公立医院仍经受住了考验,展现了“韧性”,为满足人民群众看病就医需求提供有力支撑。


1.医疗服务方面。


一是医疗服务数量整体减少,但疑难危重患者救治能力仍有提升。2020年,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防止交叉感染,确保有救治需要的患者能够有序接受治疗,各地均采取相应防控措施,在倡导减少人员跨区域流动的同时,各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服务模式和就医流程,采用单间收治、预留隔离床位、控制病床使用率等措施,并通过延长门诊开药周期、推广互联网诊疗等方式,减少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次数,合理控制线下医疗服务量规模。在此背景下,各地三级公立医院就诊人次数、床位使用率及出院患者手术人数和微创手术人数均有相应下降,但出院患者中实施四级手术的人数稳中有增,出院患者手术占比、微创手术占比和四级手术占比均较2019年有所提升(见图5);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总体病例组合指数(CMI值)相当于2019年的1.05倍,反映出三级公立医院收治患者的疾病疑难复杂程度进一步提升。在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基础上,三级公立医院更加重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满足急难危重患者看病就医的刚性需求。


二是在收治急难危重患者数量持续增长的同时,质量、安全和效率仍然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分别为0.56%和0.1%,均较2019年有所下降;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中位数与2019年基本持平。部分医院积极发挥日间手术优势,缩短患者术前等待时间和在院时间,提高医疗服务效率。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日间手术人数较2019年增加6.44%,日间手术占择期手术比例为10.85%,较2019年提高1.93个百分点。


三是预约诊疗制度与疫情防控要求同步落实。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达56.60%,较2019年提高9.34个百分点。北京门诊患者预约诊疗率为82.94%,为全国最高,广东(76.58%)、福建(75.21%)、宁夏(71.62%)的平均预约诊疗率明显高于其他省份。在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有较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门诊患者预约后平均等待时间仍稳定在22分钟。疫情期间,三级公立医院有效执行防控要求,推进非急诊全面预约和分时段预约,持续完善预约诊疗方式,为疫情期间避免人员聚集、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患者有序就医提供了支撑。


https://mmbiz.qpic.cn/mmbiz_png/7UJw3lAOjuqQZ1vDicgXJgKZiblicn3ksHibN64Hw9QnFhUToHUrHzoJdaU2AoaCwPKLjyLXo2d2D70Vtywu0SUnyg/640?wx_fmt=png";);background-repeat: no-repeat;background-size: 100%;box-sizing: border-box;">

图5 2016-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手术开展情况


2.运营效率方面。


一是医疗盈余普遍减少。2020年,全国20个省份医疗盈余为负,占比62.5%,较2019年增加56.25个百分点;753家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为负,占比43.5%,较2019年增加25.89个百分点。全国三级公立医院医疗盈余率为-0.6%,较2019年下降3.6个百分点;医院资产负债率为44.09%,与2019年基本持平。


二是2020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门诊次均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费用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为9.25%、5.79%(可比价格是指根据年度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扣除了价格变动因素后的价格);门诊次均药品费用增幅和住院次均药品费用增幅按可比价格计算,分别为4.84%、1.97%。次均费用增加主要受到诊疗成本提升的影响:一方面,通过病例组合指数(CMI)和四级手术占比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疑难危重患者数量和比例提升,次均诊疗所需费用相比以往有所增加;另一方面,由于疫情防控需要,针对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开展了“1+3检测”(“1”指的是核酸检测,“3”指的是肺部CT影像学检查、血常规和血清学新冠双抗体检测),增加了费用支出;此外,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为兼顾疫情防控要求和门诊慢性病患者诊疗需求,多数医院推行长期处方或延长开药周期,减少了患者就医次数。


三是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检验收入)占比、人员支出占业务支出比重与2019年基本持平;万元收入能耗支出为90.06元,较2019年降低5.65元。


四是政府财政投入力度加大。2020年,为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立医院的投入力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的财政补助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为13.15%,较2019年提高5.21个百分点,提高的部分主要为疫情防控的专项补助。其中,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增加2.65%,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占医疗活动费用比重为4.05%,较2019年提高0.38个百分点。


3.跨省异地就医方面。


一是跨省异地就医患者数量减少,但基本格局并未改变。2020年,受到疫情防控出行要求的限制,全国三级公立医院中跨省异地就医的住院患者404万例(按照患者工作地和居住地判断患者是否为异地就医),较2019年减少184.3万例,跨省异地就医患者占比为5.39%,较2019年下降1.35个百分点,省外就医的主要疾病与2019年基本一致。向外省流出患者数量减少最多的前5个省份是广东、河北、浙江、安徽、江苏,在减少的全部跨省异地就医患者中约占40%;流入患者数量下降最多的前5个省份是北京、上海、四川、湖北、浙江;住院患者流入数量最多的前5个省份,以及流入患者占本省住院患者比例最多的前5个省份与2019年基本一致。


二是跨省异地就医现象具有较为明显的地理相关性,并有向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区域聚集的趋势。如在跨省异地就医患者数量较多的省份中,流出安徽的患者中约85%流向江浙沪三地,流出河北的患者中约75%流向京津二地,河南跨省异地就医患者的主要流向为江浙沪京,江西跨省异地就医患者的主要流向为沪粤浙;在跨省异地就医患者比例较高的省份中,西藏外流患者中约70%的患者流向四川,内蒙古的外流患者中流向京吉宁辽的比例约占60%,黑龙江外流患者的主要流向为京津鲁辽沪等地。

三、通过绩效考核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三级公立医院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存在。

从绩效考核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医院在原有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区域间的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距仍然存在。


区域间比较看,东北地区三级公立医院的信息化水平、人员配备水平和资金保障水平等相对较弱,如东北地区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每百张病床药师配备人数、紧缺医师配备人数、人员经费占比等明显低于其他地区,而资产负债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的医疗服务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如上述两个地区出院患者四级手术占比均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相较四级手术占比较高的华北和华东地区低约6个百分点,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I类切口手术部位感染率相对略高,室间质评项目合格率相对略低。相比较而言,华东和华北地区在各指标上明显优于其他地区,表现为硬件设施更加齐备,人力资源更加充足,功能定位落实更加有效,工作开展更加规范等;华东地区所拥有的三级医院的数量以及各医院的相对水平均位于全国前列。


区域内比较看,各区域内部同样存在省份和医院间的差异。例如,华北地区排名位于前列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北京,西南地区排名位于前列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四川,东北地区的优质医疗资源主要集中在吉林和辽宁。省份间比较看,各省份在医疗服务技术与能力、科研创新、紧缺医师配备等方面呈现较为明显的两极分化趋势。例如,黑龙江和西藏的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尚未达到3级,明显弱于其他省份。西藏的出院手术患者四级手术占比连续三年不足10%;西藏、新疆连续2年医护比未达目标值;每百名卫生技术人员科研项目经费最高的省份与最低的省份相差502.9万元,且差距相比往年进一步加大。


(二)精细化管理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

一是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从整体情况看,全国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平均级别尚未满足“2020年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4级”的要求。从医院个体看,33.33%(641家)的三级公立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功能应用水平级别未能达到4级,主要集中在辽宁、黑龙江、山东等地区。


二是在合理用药方面,431家综合医院抗菌药物使用强度均高于40DDDs;三年来,上海、湖北、海南、西藏持续高于40DDDs,药物合理使用与管理仍需加强。


三是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紧缺医师配备不充足的情况,如内蒙古、甘肃、河南等省份重症医师占比较低,且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大部分医院逐步重视大型医用设备的维修和养护的工作规范,但是对于大型医用设备的质量控制工作重视的程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三)患者就医感受和医务人员获得感仍需进一步改善。

一是患者对于就医环境、标识的清晰程度、就诊的便捷程度等提出更高要求,尤其是与其他年龄人群相比,60岁以上的老年人对就医过程中挂号便捷程度、医院空间便利程度、服务设施配备、出入院手续办理的便捷程度等不满意的程度相对较高,表明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背景下,公立医院要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适老化”程度,落实便捷老年人就医的相关举措。


二是医院员工中,反映劳动强度较高、工作负担重的比例相对较高。分群体看,护士和初级职称人员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上述两个群体中,认为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与预期目标存在一定差距的比例较高。


(四)相关部门责任仍需进一步落实。

在未设立总会计师的三级公立医院中,有68%的三级公立医院由于岗位设置和编制问题等,导致未能按照要求设立总会计师;在设立总会计师的医院中,约30%的总会计师未能进入领导班子,总会计师职能尚未完全发挥。此外,在积极承担新冠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虽然针对公立医院财政投入的力度有所增长,但与医疗收入减少的幅度(7.54%)相比,仍难以有效弥补相应缺口。

四、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绩效考核工作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相结合,加快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和包括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在内的省级医疗高地建设,有序促进医疗资源整合共享,全面提高省域诊疗水平,持续提高县域医疗服务能力。巩固医联体建设和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持续推进医联体内管理和技术同质化发展,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推动远程医疗服务常态化,有序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


(二)进一步优化三级公立医院发展环境。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联合有关部门以绩效考核为抓手,提高政策衔接和系统集成能力,落实相关部门主体责任,在“十四五”时期发挥绩效考核与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的协同作用,尤其要研究建立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下,对公立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学合理补偿机制,为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三)进一步提升三级公立医院管理水平。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和各医院要以问题和需求为导向,及时总结经验,明确阶段目标,不断提升医院管理和医疗服务能力。紧密围绕人才队伍、医疗质量、专科建设、临床科研、医院文化等工作,加强信息化手段应用,持续推进医院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关心关爱医务人员,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尤其注意提升老年人就医全过程的便捷程度。


(四)加强宣传引导。

各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各有关医院要正确看待绩效考核工作,充分认识绩效考核助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意义,为公立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要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加强对工作成效的宣传,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公立医院整体实现高质量发展。


————




科研资讯(站内):

百度浏览   来源 : 网络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中)..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上)..
  • 全渠道分析报告(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重磅,清华大学创办一新刊,目标..
  • 月球最大撞击盆地中心成分异常 ..
  • 我国学者在无机亚纳米线有机凝胶..
  • 还要等待数年?面对“长期新冠”..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