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美国的一项研究提示,如果继续应用肥胖的单一定义,临床医生可能低估了极度肥胖患者的死亡危险。这些研究结果显示,如果肥胖定义为体重指数(BMI)≥30 kg/m2,则危险随体重增加而升高。
研究人员评价了女性健康观察性研究中90 185例女性的心血管和死亡危险的差异。在这项为期7年的研究中,随着体重分级的增加,全因死亡率升高,正常体重女性(BMI=18.5*9*124.9 kg/m2)的病死率是68.39/10 000人年,而极度肥胖女性(BMI≥40 kg/m2)的病死率是116.85/10 000人年。正常体重女性的冠心病患病率也低于极度肥胖的女性,冠心病相关的病死率分别为5.91/10 000人年和12.65/10 000人年。
Kathleen McTigue(美国匹兹堡大学)及其同事也发现,随着体重分级的增加,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升高的趋势,这些危险因素介导了大部分这些不断升高的危险。他们认为这强调了对肥胖人群的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强化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意义。另外,该研究组发现,全因死亡率、冠心病患病率和冠心病病死率与体重分级有相关性,与种族无关。例如,在黑人和白人女性的超重分级(BMI 25.0*9*129.9 kg/m2)中,冠心病的危险也升高,其危险比分别为1.75和1.39。 然而,研究人员发现,对于年龄70岁以上的白人超重女性,肥胖对全因死亡的危险影响较小,其危险比为0.88,而对于年龄在50*9*159岁的女性,其危险比为1.17,没有在黑人女性中发现这样的相关性。
他们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总结说:“更准确地评价体重相关的健康危险可能改善关于肥胖的决策决定,并有助于女性作出有关她们健康的决定。”
百度浏览 来源 : 国际循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