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为更好地了解中国临床医生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现状、观念和认知,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免疫治疗专家委员会于2019年4月7—2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调研工作。通过线上线下、多平台多渠道宣传方式,共回收问卷771份,经筛选588份为临床医生提供的有效问卷,其中参与问卷的348位临床医生有处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经验。
解放军第960医院的王宝成教授在CSCO第三届全国肿瘤免疫治疗高峰论坛上发布了本次调研报告结果,小编整理如下。
解放军第960医院
原济南军区总医院副院长
济南军区肿瘤学研究所所长博士 、留美博士后
技术3级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CSCO常务理事
CSCO免疫治疗专委会主任委员
全军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中央军委保健会诊专家
山东医师协会副会长
国家药物临床验证机构主任
《中华消化病与影像杂志》主编等
▎参与调研医生情况
本次调查是基于30个省市自治区、不同医院类型、肿瘤治疗相关科室的大样本医生调研。
▎处方情况
受访的大多数医生都已经在临床治疗中接触并处方过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停药指征及安全性认知
医生对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停药指征有较为明确和普遍的共识,并且绝大多数医生认为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可控或者通过后续管理可以进行干预的。
▎治疗无效时应对策略
考虑到肿瘤免疫治疗可能存在假性进展的情况,当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使用初期未观察到疗效时,大多数医生会选择继续使用原方案或联合方案。
▎应用中关注的问题
由于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临床使用经验尚不够丰富,因此现阶段医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主要集中于“如何识别假性进展与超进展”和“免疫相关不良反应管理”。
▎用药前检测
目前多数医生比较认可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使用前做PD-L1检测,但是否做大PANEL基因检测尚无统一意见,主要原因可能与“检测结果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及“检测手段的可及性”相关。
▎国内实际使用情况(瘤种)
目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已在多个瘤种中被使用,其中在肺癌中的应用远超其他瘤种,这可能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肺癌领域研究众多相关。
▎国内实际使用情况(适应证)
由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各种适应证在国内获批时间较其他国家晚,大部分临床医生会参考临床研究数据及国外适应证酌情用药。
王宝成教授表示,通过本次调研使我们对临床医生关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和认知情况有了更清楚地了解,帮助我们更为有的放矢地开展医生教育工作。此外,调研对影响医生临床决策却还没有定论的问题做了进一步明确,也为后续相应临床研究的开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特别感谢百济神州(上海)生物医药技术有限公司和毕马威企业咨询(中国)有限公司对于此次调研项目的支持。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