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有益于心肌梗死后患者的心室功能
Atorvastatin Beneficial For Post-MI Ventricular Function
作者:国际循环网 日期:2006/7/19 0:00:00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日本的研究人员报告说,阿托伐他汀可能与急性心肌梗死后患者的晚期心室功能改善密切相关。该研究组发现,他汀类改善了左心室射血分数,可能是通过提高血浆中可溶性fms样酪胺酸(sFlt-1)水平,并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胎盘生长因子(PIGF)的水平。
在这项为期6个月的随机试验中,Yasushi Kodama(日本Yamanashi大学)及其同事评价了25例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和25例安慰剂治疗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3天内的患者。与20例匹配的对照患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这些对照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显示动脉正常,左心室造影图正常。
在急性心肌梗死的24小时内(急性期),研究人员发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血浆sFlt-1水平低于对照患者。然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游离VEGF水平高于对照患者,其水平分别为160 pg/ml和120 pg/ml,游离PIGF水平也有相似的结果,其水平分别为78 pg/ml和58 pg/ml。
研究人员提示,缺氧诱导因子1的激活可能升高了急性期的VEGF和PIGF水平,随后诱导了缺血心肌的新生血管形成。
在疾病较晚期,即从急性心肌梗死后的2周至6个月,阿托伐他汀治疗升高了sFlt-1水平,但是降低了游离的VEGF和PIGF水平,这些变化与心室功能的改善有相关性。例如,阿托伐他汀治疗6个月后血浆sFlt-1水平升高,其水平约为700 pg/ml,而对照组的水平为500 pg/ml。
阿托伐他汀治疗后,VEGF和PIGF水平的变化也与白介素8的水平改变有相关性。研究人员认为,这证实了这些因子的前炎症状态,及其它们对心肌梗死后心室功能的影响。
研究人员在《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JACC)上总结说:“这些变化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功能的晚期改善有相关性,可能说明了他汀治疗的额外益处。”
版面编辑:国际循环
相关搜索
阿托伐他汀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