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是含铂双药,靶向治疗出现后,有基因突变的NSCLC的一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成为靶向治疗。随着免疫治疗的出现,中国香港的莫树锦教授领导的,吴一龙教授作为重要的研究组成员的KEYNOTE-042的结果对NSCLC一线标准再次发出挑战,NSCLC一线治疗的“chem-free”时代是否到来了呢?
中国香港的莫树锦教授领导,吴一龙教授作为重要的研究组成员的KEYNOTE-042研究结果在线发表在《柳叶刀》主刊上。
KEYNOTE-042是一项随机、开放标签的大型III期研究,该研究针对在无EGFR 敏感突变或ALK 突变,伴随PD-L1 TPS≥50%的转移性NSCLC患者中,比较帕博利珠单抗和含铂化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主要研究终点是PFS,次要终点是OS和安全性等。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肿瘤学系教授兼主席
李树芬医学基金肿瘤学讲席教授
《临床肿瘤杂志》胸部肿瘤学副主编
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前任主席兼现任司库
2018—2022年在ASCO董事会任职
从2014年12月19日至2017年3月6日,将PD-L1 TPS ≥1%的1274名患者(902名男性,372名女性,中位年龄63岁[IQR 57-69])分配至帕博利珠单抗组(n = 637)或化疗组(n = 637),包括意向治疗人群。 599名患者(47%)的TPS≥50%,818名患者(64%)的TPS≥20%。截至2018年2月26日,中位随访时间为12.8个月。在所有三个TPS人群中,帕博利珠单抗组的总生存期明显长于化疗组(≥50%风险比0.69,95%CI 0.56~0.85,P= 0.0003;≥20% 0.77, 0.64~0·92,P= 0.0020;≥1%0.81, 0.71~ 0.93,P= 0.0018)。 按患者PD-L1表达水平进行分层,TPS≥50%患者中,中位生存期分别为帕博利珠单抗组为20.0个月(95%CI 15.4~24.9)vs 化疗组12.2个月(10.4~14.2),TPS≥20%人群,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7.7个月(15.3~ 22.1) 和13.0个月(11.6~15.3),TPS≥1%人群中两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6.7个月(13.9~ 19.7)和12.1个月(11.3~13.3)。 帕博利珠单抗组636例患者中113例(18%)和化疗组615例中有252例(41%)发生3级或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分别导致13例(2%)和14例死亡(2%)。
OS数据
PFS数据
IASLC杰出科学奖获得者
广东省人民医院(GGH)终身主任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GLCI)名誉所长
国家肺癌质控中心主任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前任理事长
吴阶平基金会肿瘤医学部会长
中国医师协会精准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临床试验协会(GACT)会长
中国胸部肿瘤协作组(CTONG)主席
国际肺癌研究会(IASLC)理事会(BOD)核心成员
国际分期委员会前委员
欧洲肿瘤学会(ESMO)中国区总代表
亚洲临床肿瘤学会(FACO)主席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国际事务部前委员
吴一龙教授点评:
Published:April 04, 2019.DOI:https://doi.org/10.1016/S0140-6736(18)32409-7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