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刊出的一篇综述《The Primary Outcome Is Positive — Is That Good Enough?》中[1],作者认为当临床试验的主要结局阳性时,还应当考虑11个问题。(表1)
表1. 主要结局阳性时应当考虑的问题
上一期,我们讲了“P<0.05就是强有力的证据吗?”,今天,我们探讨一下“治疗的获益有多大?”
一、“P<0.05”就是疗效很好吗?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的一项3b期药物临床试验——IMPROVE-IT[2],探讨“维多灵(依折麦布+辛伐他汀的复合制剂)”相比于“辛伐他汀”,是否可以改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结局。研究的主要结局为复合结局,包括心血管死亡、主要冠脉事件或非致死性心梗。
研究者发现“维多灵”组7年的主要结局发生率为32.7%,“辛伐他汀”组为34.7%。HR=0.94 (95% CI, 0.89 to 0.98, P = 0.016)。(图1)尽管该研究得到了“P=0.016<0.05”,但需要考虑的是, “维多灵”治疗获益(将主要结局的发生率降低了2个百分点)是否足够大,是否能抵消治疗花费、并发症的 “成本”?
图1. IMPROVE-IT试验的主要结局发生率
因此,尽管该研究的“P<0.05”,但FDA认为“治疗的获益较小”,拒绝了维多灵扩展适应症——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申请。
二、如何表示“治疗的获益有多大”?
表示“治疗的获益有多大”,可以通过相对指标,如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比值比(Odds Ratio, OR)、风险比(Hazard Ratio, HR)等;也可以通过绝对尺度,比如绝对危险度(Absolute Risk, AR)、平均值差(Mean Difference, MD)、需治疗人数(Number Need to Treat, NNT)等。
关于RR和OR,可以查看“看了这篇文章,总算彻底搞明白了RR值!”以及“看了文中这么多例子,还怕分不清OR和RR?”。
“治疗的获益有多大”只能通过RR、OR、HR、AR、MD、NNT等指标回答,而不能通过P值来回答,因为P值和“疗效差别大”是两个问题:“P<0.05”表示组间相比,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回答了有没有差别),但并不等于组间的疗效差别大(不能回答差别有多大)。
三、为什么“P<0.05”和“疗效差别大”是两个问题?
P值得计算是根据特定的分布、计算出特定的统计量,相比较得出的。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先简述一下P值决定因素:
P<0.05有两种可能:①疗效差别确实较大;②疗效差别小,但样本量很大;
P≥0.05也有两种可能:①疗效差别确实小;②疗效差别较大,但样本量太小。
可见,仅仅根据P值的大小,我们无法判断“治疗的获益有多大”。
四、中文期刊怎么看这两个问题?
仅举其中一例:《中华医学杂志》发表的一篇“值得临床推广”的研究[3]:研究者通过随机对照试验,拟探讨“莉芙敏+帕罗西丁”(治疗组)相比于“帕罗西丁”(对照组),治疗围绝经期女性抑郁症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的主要结局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测量。治疗8周后,治疗组的有效率为88.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8.3%,两组疗效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治疗后第4、6、8周的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原文中表1)
该研究是否能得出“值得临床推广”的结论?首先要考虑疗效提高了12.7%,治疗后第4、6、8周的HAMD评分的平均值差不超过5分,是否有临床意义;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安全性、成本效益等诸多问题。
参考文献
1. N Engl J Med. 2016;375:971-9.
2. N Engl J Med 2015;372:2387-97.
3. 中华医学杂志. 2013; 93:600-2.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咖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