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首页-> 学术资讯 -> 临床研究

JAMA:美国5700例COVID

临床研究

1970-01-01      

1337 0

2020年4月22日,JAMA刊登了一项最新研究《Presenting Characteristics, Comorbidities, and Outcomes Among 5700 Patients Hospitalized With COVID-19 in the New York City Area》。该研究纳入纽约12家医院收治的5700例COVID-19病例,入院日期为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4月4日,研究详细描述了这些患者的临床特征、合并症和结局情况

 

原文链接:

https://jamanetwork.com/journals/jama/fullarticle/2765184

 

基线特征

 

研究共纳入了5700例患者(中位年龄63岁;女性39.7%)(表1)。最常见的合并症是高血压(3026,56.6%),肥胖(1737,41.7%)和糖尿病(1808,33.8%)。

 

表1 基线特征

分诊时,1734例(30.7%)患者发热,986例(17.3%)患者的呼吸频率>24次/min,1584例(27.8%)接受氧疗(表2和表3)。5517例患者(98.1%)首次COVID-19检测结果呈阳性,而13例(1.9%)的首次检测结果呈阴性,重复检测呈阳性。

 

表2  生命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表3  院内特征和再入院率

 

表4列出了不同年龄患者的出院情况、住院持续时间和仍然住院的患者情况。20岁以下患者的死亡率为0%(0/20)。在年龄>20岁的患者中,男性的死亡率高于女性

 

表4  不同年龄患者的出院情况

 

患者结局

 

 在研究结束时结局明确(已出院或死亡)的2634例患者中,住院期间有373例(14.2%)入住ICU,320例(12.2%)接受了有创机械通气治疗,81例(3.2%)接受了肾脏替代治疗,553例(21%)死亡(表5)。

 

表5. 不同终点患者的临床指标

 

需要机械通气的患者中,282例死亡,死亡率为88.1%(282/320,表5)。18-65岁和>65岁年龄组中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76.4%和97.2%。两个年龄组中未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死亡率分别为19.8%和26.6%

 

中位住院时间为4.1天(IQR,2.3-6.8)。出院后中位随访时间为4.4天(IQR,2.2-9.3)。在研究期间,共有45名患者(2.2%)再次入院。中位再入院时间为3天(IQR,1.0-4.5)。

 

ACEI和ARB的使用情况

 

在研究结束时已出院或死亡的2634例患者中,有2411例(92%)可以获得既往在家用药信息。在这2411例患者中,有189例(7.8%)服用ACEI,267例(11.1%)服用ARB。

 

在家服用ACEI的患者,有91名(48.1%)住院期间继续服用ACEI,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停用。在家服用ARB的患者,有136名(50.1%)住院期间继续服用ARB,其余患者在住院期间停用。

 

在家中未服用ACEI或ARB的患者,住院期间有49名开始使用ACEI治疗,58名开始使用ARB治疗。未服用ACEI或ARB、服用ACEI、服用ARB的高血压患者的死亡率分别为26.7%,32.7%和30.6%。

 

讨论

 

本研究是美国首个大型的连续纳入COVID-19住院患者的病例系列报道本研究中,老年人、男性、伴有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患者很常见,这与中国的数据很相似。本研究仅报告了具有明确结局(已出院或死亡)患者的死亡率,更长期的研究可能会发现不同人群的死亡率有所不同。本研究发现机械通气患者的死亡率高与另一项针对美国危重患者的小型研究的结果相似。

 

ACEI和ARB可增加心脏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的mRNA表达,从而导致研究者关于这些药物可能会对治疗产生负面、保护或双相作用等不同猜测。这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因为这些药物是最常见的降压药物(可查看医咖会既往文章:JAMA:有高血压的COVID-19患者,能继续使用ACEI和ARB吗?。但是,本研究还无法解决这个复杂的问题,而且结果也未针对已知的混杂因素进行调整,包括年龄,性别,种族,社会经济地位指标以及合并症如糖尿病,慢性肾脏疾病和心力衰竭。

 

扫码关注“医咖会”公众号,及时获取最新重磅研究



科研资讯(站内):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咖会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科研搜索(百度):医学科研 临床研究,医学统计,研究设计,统计咨询,研究方法,研究进展,医咖会,研医论道,yikahui,yika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肿瘤电场治疗Optune Lua获批治疗..
  • 成本更低的实体瘤抗癌新星:CAR-..
  • 文献速递-子宫内膜癌中的卵黄囊..
  • Nature|MSCs首次用于人体跟腱病..
  • 推荐阅读 更多>>
  • 打鼾还与脂肪肝有关!开滦研究新..
  • 《柳叶刀》:中国基层医疗卫生质..
  • 人类首次通过基因编辑攻克隐性遗..
  • 已有4万多 Covid-19学术文章发表..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