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尴尬的1.2类中药新药

超热文章

2022-02-22   来源 : E药经理人

1694 0

淫羊藿素软胶囊的上市,让产业界开始重新审视1.2类中药新药。


中药1.2类新药,即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及其制剂,此定义使得新药在研发时,似乎既可以按中药进行,也可按化药思路开展。然而,深入探究后发现,1.2类中药新药的尴尬不止在前期的研发、中期的注册审批,还体现在上市后的商业化中。


受外界质疑,获批数量较少,业内企业研发投入较少的1.2类新药,是研发难、获批难的中药新药“钉子户”?还是未来中药创新药走向世界的“黑马”?


1.2类中药新药长啥样?


我国药品注册分类及技术要求经历了七版修订。其中,1.2类中药新药的类别演进,可谓“因势利导”,顺中医药发展而为。


相较于2007年版《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目前执行的中药注册分类做出了较大调整。将此前1类中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单一成分含量占提取物90%以上)及其制剂”和5类中药“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有效部位占提取物的50%)及其制剂” 演变成为现在的1.2类中药新药“从单一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得到的提取物及其制剂”。


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赵晓霞于2020年12月31日出版在《中国中药杂志》上的“关于中药创新药物1.2 类的分析及其提取物质量控制的思考”文章,中药新药注册分类的调整体现了两个重要方向:一是强调临床价值导向,鼓励中药创新研制;二是不再仅以物质基础作为划分类别的依据。


现《药品注册管理办法》(2020 年版)淡化原注册分类管理中“有效成份”和“有效部位”含量要求,而是强调临床价值导向,且必须是经过必须是经过系统研究后明确有效成份/成份群的提取物,而不是仅以传统提取方法制备的药用物质。


上述论文中称,中国中医科学院李连达教授曾提出,“传统中药的研究是从临床,到实验室,再回到临床;而现代中药是指在传统医学或现代医学的理论指导下,经过采用现代科学的理论、方法、手段研制的新药,更重视发展创新,更重视与国际水平同步发展,应强调临床前的基础研究”。该观点很好地阐述了中药复方制剂与创新药物1.2 类的不同研发路径。


此外,据E药经理人采访获悉,有效成分是否有经过化学合成、结构改造,被业界人士认为是区分1.2类中药新药与化药的核心关键因素。


在不久前,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正式批准北京盛诺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北京珅诺基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的1.2类中药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曾用名阿可拉定,Icaritin)的附条件获批上市。


该药的核心成分为从传统中药材淫羊藿中提取纯化的有效单体化合物淫羊藿素,用于治疗晚期肝癌。


正在上市审批阶段的人福医药的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也是中药1.2类新药。该药通过在“广金钱草”单味中药材中分离纯化广金钱草总黄酮部位,将有效部位组方研制开发成中药制剂,主要用于防治尿路结石。该新药有望成为泌尿系统疾病中药市场首个1类新药,也将成为人福医药的首个中药1类新药。


康缘药业的泽泻降脂胶囊也为中药创新药1.2类,目前尚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研发3大难点


“通常情况下,中药1.2类新药的开发成本高,药学研发难度高于中药1.1类新药。”关于中药1.2类新药的研发,博济医药董事长王廷春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


据NMPA数据,2017年-2022年,共获批21个中药新药,其中2021年共获批12个,为近5年来获批数量最多的一年。从注册分类上看,中药1.2仅获批1个,中药1.1获批7个,中药3.2获批3个;从趋势上看,中药获批数量逐年上升。


但从数据中也可以看出,中药1.2类新药申报难度大,且相对稀缺。据国家药审中心、中康产业资本研究中心数据显示,在2020年和2021年,1.2类中药申请受理号分别为2个和10个。


综合来看,在研发方面,1.2类难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某种中药材治疗某种疾病有效,但是那种成份或那一类成份起到了主要作用需要较多的比较和研究,比开发中药复方要难得多;


第二,发现某种成份起主要作用后,用什么样的方法将治疗某种疾病有效的成分提取出来,纯化达到要求,这方面的技术要求也很高。中药1.2类新药要从药材中获取单体或有效部位,其工艺研究不仅需要现代中药提取技术,还需要分离纯化等精制技术,并且对纯化、精制的软件和硬件也要求较高;


第三,在1.2类中药新药临床研究上,除中医疗效评价体系外,西医的疗效评价体系也是不可或缺的。


“研发过程需要兼具中药理念和化药技术,过程相当不容易,目前,国内做1.2类中药新药的企业并不多。”王廷春称。


在王廷春看来,从既往的中药发展过程来看,曾有像中药注射剂出现不良反应等情况,被诟病的地方较多,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其复方提取的主要成分不清楚,即成分不够“纯”,以及在特定历史时期中,临床试验不充分所导致的。即使有些有效的中药注射剂,也会多多少少出现疗效一般或者不良反应较多的问题。在此背景下,更需要像1.2类这样“成分明确、有效成分纯度高且杂质少,按规范完成临床三期”的中药新药出现。


在前期的基础研究、临床试验阶段及审批上,1.2类创新药也有区别于化药和其他中药类型的独特性。


基础研究方面,1.2类中药新药通过对中药材的研究,发现其特殊治病机理,从而进一步提取其核心有效成分,指向性更明确。


到了在临床试验阶段,针对疾病疗效的指标,化药和中药标准相一致,而在治疗某个中医症候方面,中药还需要在疾病评价体系以外,增加一个对中医证候的评价体系。因此,在评价体系上,比化药还多一个内容。


在审评审批上,对于纯化类有效提取物药品,会更加的高标准、严要求。


一位中药学教授告诉E药经理人,中药1.2类创新药虽然在理论基础上与化药不一样,但其实在研发技术上,相关的要求基本都是一致的。


“虽然中药1.1类相较于1.2类更符合中医传统的用药理念,风险比较小,通过审评的数量也较多。但中药1.2类创新药还是有其独特意义的。相较于‘大复方’中药,1.2类中药新药标志着中药新药研发朝着成分明确化、工艺标准化、安全有保障的方向上发展。”王廷春认为,1.2类中药是最有机会“出海”,更易获得美国FDA的青睐,走向世界的中药创新药。


商业化选西医中医?


获批后的1.2类中药新药,商业化时到底应该走“中医道路”还是“西医道路”,现代中药创新药如何更好获得临床认可,也是挑战重重。


从事中药市场推广的一位药企负责人向E药经理人表示,1.2类中药推广模式更偏向于化药的模式,在西医上更容易获得认可。“1.2类中药新药是按照目前的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获批的,药品是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过的,并且在药品说明书的适应证上,西医、中医都可以看懂。”


医药行业独立观察人士牛犇在接受E药经理人采访时表示,在临床推广策略中,选中医推广还是西医推广,这是企业在商业化运行中会遇到的“两难境地”:一方面是患者量较大、以西医为主的主流诊疗体系,另一方面则是,患者量相对较少的中医药治疗。


还有一个尴尬之处在于,中医开方用药讲求“君臣佐使”,需要符合中医传统理论,单一用药是否能得到中医医生的认可,是有待观察的。


不仅如此,国家对西医医师开中药有所限制,必须经过培训考核才可以。2019年6月,国家卫健委曾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重点监控合理用药药品目录(化药及生物制品)的通知》,对开具中药处方的医师资质进行限制,未参加过中医相关系统学习或培训的西医将不能轻易开具中药处方。


然而,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数量仅占整个执业医师群体的15.9%。


对此,牛犇提出两点建议,首先,以中药发展的文化概念,推行以西医为主导的治疗技术,并与更多同类产品进行临床疗效对比;


其次,将1.2类中药新药与主流化药和生物药物产品对标,来突出1.2新药的优势,并精准定位在具体的治疗阶段上。


著名医药企业战略专家,E药经理人北京研究院院长杜臣建议,在市场推广过程中,不要对药品进行夸大宣传,实事求是做学术推广,并且要有临床根据,将治病机理和医生和患者交代清楚,即能治疗什么、副作用是什么,相信良好的临床效果是最好的营销措施。


以已上市的淫羊藿素软胶囊的临床推广为例,牛犇表示,从患者数量和诊疗主流方向来看,如果从中医科室入手进行学术推广,中医医院的肝脏肿瘤患者体量较少,销量不会太大;而目前的头部三甲医院,无论术前还是术后,肝癌的主流治疗还是以化药和生物药为主,对标的主流产品较多。不仅如此,药品能否落地医院还受DRG/DIP支付方式改革的影响,在医院以“又好又便宜,医保支付认可”的用药指导理念下,中药1.2类创新药在尚未进医保的前提下,能否顺利打通进院通道,有待考量。如果进院遇到困难,也可考虑走院外市场进行推广。


据悉,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获得了“淫羊藿素软胶囊”在中国大陆27个省份的独家市场推广权。


牛犇指出,“将推广的淫羊藿素软胶囊纳入进治疗晚期肝癌的医生用药共识中,从西医的治疗理论进行推广,更站得住脚。但该药要想在短期内成为主流用药,获得大量医生和患者的认可存在困难。上市后仍需要大量的真实世界数据进行说明,走好市场推广路是需要花时间的。”。


由于淫羊藿素软胶囊为附条件上市,杜臣建议在上市后积极推动这个药品的四期临床,从数据、循证医学以及在对医生的学术推广工作等方面要夯实基本功。“在学术推广方面,鉴于在四期临床数据需要大量的样本,中西医可以同步开展,但二者相比,走西医道路会更容易些。”此外,后期还可推进药品被纳入医保。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基层医疗“卷”起来了!卫健委开..
  •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正式..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站在前驱的肩膀上,肝癌免疫治疗..
  • 悬崖边的中国人流,国家要进行干..
  • 全球首例完全治愈艾滋病的女性患..
  • 多名确诊者曾去过医院,多家医院..
  • PD-1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肿瘤资讯、医疗政策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