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大叔前段时间已经就麦肯锡近日发布了“A vision for Medical Affairs in 2025”做了解读,前瞻性预估一支重要的力量Medical Affairs(医学事务)未来5年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创新药物研发的发展、医药监管机构政策的迭代、医保政策的变化、以及国家大健康计划的实施,跨国药企中Medical Affairs是近年来逐渐崛起的一支功能部门,从幕后走向前台,从配角逐渐转变到主角之一。
回到国内,CMAC见证了在中国MNCs和本土企业医学事务的快速发展,中国医学事务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阶段,20世纪初,医学事务职能初建期,跨国药企开始在中国建立医学事务团队;2013年-2017年,医学事务职能规模快速发展期,扩张期。这个阶段快速发展得益于:外企医学事务团队职能不断完善与MSL团队扩张,本土企业医学事务团队建立;2018年后医学事务职能“质变”期,追求量变到质变。随着行业巨变,业务模式转型,规模增加更加理性,按需配备。
医学事务进入了理性发展期,现分享几点国内医学事务发展的新迹象给大家,欢迎大家拍砖。
一. 医学驱动时代真的到来了
几年之前大家都在谈医学驱动,但哪个时候医学驱动还真没有到来,只是医学事务人的一厢情愿,但截至今天,医学事务驱动时代真的离我们很近了,取决于国家的大环境和企业的产品结构。从宏观层面,国家改革之快,超出大家预期,改革以价格作为突破口,综合配套,在可以预见的未来3年后,在国内很快形成创新药和高质低价仿制药两大阵营,所谓成熟产品这个概念可能被弱化,创新药肯定是医学驱动的业务模式,当然作为过渡模式,国内仿制药也会重视医学在销售环节的转化中的作用。
二. 医学事务两极化发展
过去20年,中国6000家医药企业活的都很好,无论是小企业还是大企业,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过去在中国所有的外资企业均是成熟产品打天下,成熟产品销售团队,医学事务团队都是配备人员最多的,但未来这一现象有可能一去不复返了。从长远看,创新药可以更好发挥医学事务的价值,更好发挥医学驱动的作用。无论您现在从事哪个领域,一定要为未来做好知识和技能储备,不远的将来中国也一定会变成一个创新药大国。
三. 医学精英流向本土药企趋势在加快
10年前,外企精英几乎没有去内资企业发展的,2017年前后,尤其是进入2018年,进入内资企业工作变成了一种时尚,当然了也有进入内资企业不适应又重新返回外企的同事们。这一现象说明,1.内资企业经过原始积累,或者创新公司借助资本的力量,可以给医学精英们提供不错的收入。2.外企发展遇到瓶颈进入本土药企可以有更多发展机会。3.国家鼓励内资企业发展,内资企业给予大家未来更多期许。
四.医学事务进入由量变到质变的新时期
过去配备医学事务人头,往往参考同类企业,或者销售代表和MSL人数比例等,未来更加注重团队价值和效能,医药企业躺着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企业花钱将会精打细算,我相信在很近的将来,每家企业都会重新考量每个岗位投入产出比,这一趋势很快就会到来,这要求我们的MA,MSL等同事一定居安思危,重新思考我们自己能力和带给公司的医学价值,思想上重视起来,行动上紧迫起来。
百度浏览 来源 : 医学事务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