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01-01
作为本次ASCO大会上最重要的四项研究之一的LBA3:ANNOUNCE研究是一项随机,安慰剂(PBO)双盲对照的,比较比多柔比星(dox)联合olaratumab和dox + PBO治疗晚期软组织肉瘤(STS)的III期研究。然而,该项研究的结果是阴性的!阴性的!阴性的!这项研究让刚刚见到光明的肉瘤又跌入了至暗时刻,该药是自40多年前多柔比星获批以后,FDA批准用于软组织肉瘤初始治疗的首个新药。在2015年ASCO上报道的I/II期研究中显示olaratumab可以延长总生存近12个月。因此相继被美国和欧盟多个国家批准用于软组织肉瘤,年销售突破10亿美金。在礼来知道该研究的结果后,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宣布撤市该药。
6月2日下午的全体大会(Plenary session )上,来自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Memorial Sloan 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的William Tap教授报告了ANNOUNCE研究的结果。
ANNOUNCE研究的设计
该研究为“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柔比星联合olaratumab与多柔比星联合安慰剂在晚期软组织肉瘤(STS)患者的Ⅲ期研究”(摘要号LBA3)。这是一个设计严谨的大型III期研究,很可惜,该研究的主要终点OS,次要终点PFS和ORR等,全部为阴性!!!多柔比星联合olaratumab不能提高STS的总生存,PFS和ORR。
2019ASCO LBA3:ANNOUNCE研究的OS数据
ISEL的亚组分析
2004年,几乎同时,Thomas J. Lynch和J.Guillermo Paez在NEJM和Science上发表文章,发现EGFR TKI药物对EGFR突变的患者特别有效,EGFR突变可以预测EGFR TKI药物的疗效。
2007年,来自中国的莫树锦教授和吴一龙教授通过IPASS研究,前瞻性的证实了吉非替尼在EGFR的突变患者中的疗效,也拉开了肺癌精准治疗的大幕。IPASS研究为吉非替尼正名!2015年FDA再次批准吉非替尼用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EGFR通路的三个重要研究者:林奇教授、莫树锦教授、吴一龙教授
Olaratumab会重演吉非替尼当年的一幕吗?????
很可能不能!因为在ANNOUNCE的预设亚组中,都没有任何的提示Olaratumab对某个亚型有效。相信全球的医生、患者、药监部门、药企都被这研究结果惊呆了,被重重的打了一个闷棍!说不出话来了。
ANNOUNCE的预设亚组分析
唯一的解释可能就是就是软组织肉瘤的分类分级太多,II期入组的病人的亚型和III期有太大差异。
ANNOUNCE的II期和III期入组病人的异同
只能说我们对肿瘤的发生发展机制不清楚的时候,循证医学有着巨大的局限性,都是盲人摸象。只有精准的了解肿瘤的发病机制和机理,才可能让治疗更加有方向和疗效更好,大家都知道肉瘤中的一个亚型—胃肠道间质瘤,由于对其发病的机制的充分的理解,同时又找到了特异性的药物—伊马替尼,让胃肠道间质瘤的治疗效果大幅提高,甚至被治愈。
同时,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药物研发的过程中,有着随机和运气的成分。如果EGFR通路不是一个相对单一的通路,不是在女性不吸烟腺癌中富集的话,可能吉非替尼就不会被平反昭雪。
肿瘤的复杂性使得简单的循证医学模式捉襟见肘,而精准医学走到今天,我们又不得不承认我们仅仅了解的几条比较单一的通路:Her2、EGFR、ALK。关于抗血管生成、关于PD-1/L1、关于KRAS、关于cMet…我们需要了解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
(以上分析仅为作者观点,欢迎指正)
今年ASCO大会的主题是:
Care for EVERY patient! Learn from EVERY patient!
这句代表什么含义呢?
我们理解:第一个EVERY是代表所有的患者,希望所有的患者可以获得合理的治疗;第二个EVERY更多的强调每个患者个体化差异,在精准医学时代,我们应关注到每一个患者的不同,基因表达、个体化差异、甚至文化背景。不分青红皂白的一把抓的临床研究只能以失败告终。
附:2019ASCO LBA3摘要编译
背景:Dox是STS的标准疗法。在II期研究中,olaratumab(一种靶向PDGFRa的人IgG1抗体)+ dox改善了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与dox的比较。ANNOUNCE旨在确认先进STS中的操作系统优势。
方法:无法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STS,蒽环类药物和ECOG PS 0-1的成人患者符合条件。将患者随机分为1:1至olaratumab(20mg / kg周期1,15mg / kg后续周期)或在每个21天周期的第1天和第8天PBO与第1天的dox(75mg / m 2)组合,最多8个周期。在8个周期后,患有疾病控制的患者继续使用olaratumab或PBO直至进展或毒性。通过组织学,先前的系统治疗,ECOG PS和地理区域对随机化进行分层。主要终点是ITT人群的意向治疗(ITT)人群和/或平滑肌肉瘤(LMS)子集中的OS;如果满足任一主要终点,该研究被设计为阳性。次要终点包括PFS,反应/疾病控制率,安全性和药代动力学。
结果:随机分组509例:研究中258例,对照组251例。基线pt特征很好地平衡。对于所有数据,Dexrazoxane的接受率分别为63.0%和65.1%(分别为研究对照组和对照组)。在ITT人群中,中位OS为20.4 vs 19.8个月(m)(HR = 1.05,95%CI:0.84-1.30; p = 0.69),LMS患者为21.6 vs 21.9 m(HR = 0.95,95%CI:0.69-1.31; p = 0.76)。ITT人群中研究组的中位PFS较低(5.4 vs 6.8 m; HR = 1.23,95%CI:1.01-1.50; p = 0.04)和LMS pts(4.3 vs 6.9 m,HR = 1.22,95%)CI:0.92-1.63; p = 0.17)。中位数dox暴露为6对7周期。武器之间的安全性相似。Olaratumab血清浓度达到先前试验预期的水平。将提供额外的亚组/生物标志物结果。
结论:ANNOUNCE没有证实olaratumab + dox,其次是olaratumab单药治疗,可改善晚期STS患者的OS相对于dox。需要进一步分析以探索Ph 3和Ph 2研究之间不一致的结果。临床试验信息:NCT02451943
百度浏览 来源 : 肿瘤资讯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