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 登录 | 充值

实用!北京市卫健委发布“阳康”专家指引

最新动态

2023-01-04   来源 : 健康时报

856 0
12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针对康复期出现的不同症状,给出了详细的缓解建议。

实用!北京市卫健委发布“阳康”专家指引


12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针对康复期出现的不同症状,给出了详细的缓解建议。

1.呼吸急促(气短)

新冠病毒感染后出现呼吸急促较常见。对呼吸急促问题的建议:可以尝试各种缓解呼吸急促的体位,以确定哪一种有效。

俯卧位:腹部朝下躺平(俯卧)可以帮助缓解呼吸急促;

前倾坐位:坐在一张桌子旁边,腰部以上前倾,头颈趴在桌面的枕头上,手臂放置于桌子上,或者坐在椅子上,身体前倾,手臂放置于膝盖或椅子扶手上;

前倾立位:立位下,身体前倾,伏于窗台或者其他稳定的支撑面上;

背部倚靠立位:背靠墙壁,双手置于身体两侧,双足距墙约30cm,两腿分开。

另外,要注意以下需要及时就诊情形:轻微活动后即出现非常明显的气短,采用任何缓解呼吸急促的姿势后都无法改善;静止时呼吸急促程度发生改变,且采用任何呼吸控制技术后都无法改善;在某些姿势、活动或锻炼期间感到胸痛、心跳加速或头晕;出现面部、手臂和腿部的无力,尤其是在一侧身体上出现。

2.咳嗽

咳嗽是机体重要的防御性反射,有利于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有害因子。对咳嗽问题的建议:

  • 一般的轻度咳嗽可以不用治疗。若痰多或痰不易咳出,可服用乙酰半胱氨酸、盐酸氨溴索、桉柠蒎胶囊、羧甲司坦等祛痰药。

  • 如咳嗽以干咳为主,可以服用右美沙芬、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抗组胺药等。

  • 在中医药方面,若伴有咽部疼痛或者咳嗽(尤其干咳为主),没有其它症状表现,可以服用荆防败毒散、银翘散、桑菊饮,以化热生津,润肺止咳,也可以采用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

  • 若咳嗽严重、影响日常工作或睡眠,或持续3周以上,建议到医院就诊。

3.乏力

感到机体乏力或自觉疲乏,休息后未见明显缓解,是新冠病毒感染恢复期最常报告的症状。对乏力问题的建议:

  • 保持日常生活节奏规律、确定活动优先顺序、合理制定工作计划。

  • 症状较轻微而无呼吸困难,常规进行基础疾病治疗的同时可适当予以补气药物的治疗,如百合、桔梗等药物补益肺气,宣畅气机。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缓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 可以采用泡洗等中医外治疗法,取生姜3片(约一元硬币大小)加艾绒5克、盐5克,共煮10分钟,加水至踝关节以上,控制温度在40~43℃,保持此温度泡洗约30分钟,每日一次。

  • 以微微汗出为宜,不可大汗淋漓。如果有心脏病,泡洗时间需要减半,切不可时间过久。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缓解,需及时前往医院就医。

4.失眠

感染新冠病毒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眠浅、多梦等症状。对失眠问题的建议:

  • 有规律地入睡和起床。确保所处的环境没有让你分心的事物,如过强的光线或噪音;

  • 尝试在睡前一小时停止使用手机和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

  • 尽可能减少尼古丁(例如吸烟)、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

  • 尝试帮助入睡的放松技巧,例如冥想、正念减压疗法、意念或沐浴、芳香疗法、太极、瑜伽和音乐等。也可用中药泡洗等方法。

5.疼痛

新冠病毒感染及恢复的过程中,多会出现骨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咽痛等疼痛表现。对疼痛问题的建议:

  • 对于关节、肌肉或全身疼痛,可以随餐服用扑热息痛或布洛芬等镇痛药。

  • 对于咽痛,可以使用金喉健、薄荷含片等药物治疗。

  • 良好的睡眠有助于减轻疼痛症状。听放松的音乐或冥想也有助于缓解疼痛。

  • 调整日常活动的节奏是控制疼痛的关键之一。也可以采用热敷、刮痧等中医外治疗法。若出现明显胸痛,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

6.心悸

新冠病毒感染康复阶段,部分患者出现心慌、心悸的症状,此时建议:

  • 应注意多休息,调节生活作息,保持充足睡眠,同时应该加强自身营养,多摄入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提高机体抗病能力。

  • 若心悸症状明显,每分钟搏动持续超过100次、小于60次,或出现不规律搏动,需警惕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建议及时去医院进行检查,以查明病因,并采取措施。

7.声音问题

新冠病毒感染可引起咽喉疼痛、刺激性咳嗽和咽喉部积痰的感觉,需要经常清嗓。还可能会出现声音微弱、带喘气声或沙哑,尤其是在医院使用过呼吸机后。对声音问题的建议:

  • 补充足够水分,全天少量多次进水,以尽量保持声音正常。

  • 不要使声音紧张。不要用耳语音量说话,因为这会使声带紧张,也尽量不要高声说话或喊叫。

  • 吸入蒸汽(用毛巾遮盖头部后从装开水的杯中吸入蒸汽)10-15分钟,可以缓解干燥和滋润声道。

  • 建议停止吸烟。

8.吞咽问题

吞咽食物和饮料时感觉有困难,是因为帮助吞咽的肌肉可能变弱了。对吞咽问题的建议:

  • 吃喝时保持身体坐直,一定不要躺着吃或喝。

  • 饭后保持直立(坐着、站着、走路)至少30分钟。

  • 尝试不同质地的食物,可以选择较软、光滑或湿润的食物,或将固体食物切成非常小的碎块进食。

  • 进食时应细嚼慢咽,不要狼吞虎咽。吃饭或喝水时要注意力集中。

  • 尽量选择安静的地方进餐。避免在吃饭或喝水时说话。确保口腔内没有食物后再吃或喝下一口。如有必要,先吞咽一次。如果吃完整餐感到疲劳,可在一天中少吃多餐。

  • 通过刷牙和喝水保持口腔清洁。如果在进食或喝水时出现咳嗽或呛噎,请向医务人员咨询,因为食物或饮料可能误入了肺部。

9.嗅觉味觉下降

如果出现嗅觉或味觉下降,建议进行以下尝试:

  • 每天刷牙两次,确保口腔卫生。进行嗅觉训练,包括每天闻柠檬、玫瑰、丁香或桉树,一天两次,每次20秒。

  • 试着在食物中添加香草和香料,比如柠檬汁和新鲜的香草。大多数嗅觉味觉下降,会在新冠病毒感染后一个月内恢复。

别大吃大喝,给身体一个恢复期

免疫系统为了我们的健康一直在和病毒作战。新冠感染初愈后,身体仍需要大量营养来保证免疫系统的能量供给,但要注意食补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给身体留下充足的休养时间。

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12月26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也表示,康复期是指核酸检测结果转阴后的7至10天。康复期不能大补,也不能大吃大喝。有一部分人感染期间吃饭、睡觉都受到影响,加之冬天到来,觉得需要补一补。刘清泉表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从中医角度看,康复后大补对身体不利,容易出问题。

刘清泉表示,大吃大喝对身体的康复不利,甚至出现“食复”,即不正确吃东西导致疾病复发,比如出现发烧的症状,尤其是青少年更容易出现“食复”。不要大吃大喝,特别是不要吃油腻和肥甘厚味的食物,要清淡饮食,可以每天吃一两个鸡蛋、喝牛奶或者喝粥,多吃蔬菜水果,保证体力恢复。

康复期间饮食注意这几点

1. 加强蛋白质的摄入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高燕12月26日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表示,感染者退烧了,食欲会逐渐恢复,因此可以逐渐恢复到正常饮食状态。要加强蛋白质的摄入,因为人体细胞的功能和各个脏器的功能都非常依赖蛋白质,加强蛋白质营养摄入有利于康复。

适量吃鱼、禽、蛋、瘦肉,优选鱼虾、禽肉和瘦肉,少吃肥肉,饮食清淡不油腻。

2. 吃果蔬补充维生素

江苏省南京市红十字医院急诊外科医生肖贇12月27日接受金陵晚报采访时表示,上呼吸道感染的时候,可以适量补充维生素C。上呼吸道感染通常是由于病毒、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等病原微生物感染呼吸系统所引起,提高细胞的杀菌能力、提高人体抗病能力。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教授马冠生2021年在健康时报刊文表示,维生素C含量较丰富的蔬菜有辣椒、西红柿、油菜、卷心菜等。含量较多的水果有樱桃、石榴、柑橘、柠檬、柚子和草莓等。野生蔬果,如苜蓿、苋菜、沙棘、酸枣等维生素C含量尤其丰富。

3. 没食欲吃点流食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注册营养师朱屾山12月20日接受福建卫生报采访时表示,没胃口吃不下东西的时候,要先保障流质饮食,比如牛奶、果汁等等,保障维生素的摄入。其次过渡到半流质饮食,比如各种的小米粥类,还有线面,里面可以加鱼汤肉汤甚至是肉末,保障蛋白质的摄入,再接下过渡到软食,比如稀饭、馒头面包这种,最后才是普通饮食。一切都要循序渐进,还有烹饪方式上尽量用煮和炖,能保证营养成分不损耗。

4. 每天喝够足量水

营养师朱屾山表示,通常情况下一天1600~1800毫升,如果发烧38℃以上,大量出汗或有呕吐、腹泻等症状时可增加饮水,但不应该超过2500毫升(依据具体失水量而定),喝过多的水会导致电解质被稀释了,引起水中毒。

喝水时应注意要小口地喝,慢慢喝,有肾病等基础疾病需要限制饮水的特殊人群,要遵医嘱。

5. 适当合理用药膳

12月29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恢复期健康管理专家指引(第一版)》指出,结合冬季气候特点,推荐使用雪梨罗汉果水、玉米须橘皮水、白萝卜蜂蜜水、核桃葱白生姜汤、梨汤、山药冬瓜莲子粥、薏苡仁茯苓山药粥等膳食疗法。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医微客”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医微客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医微客”。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转载仅作观点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本站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发表评论

注册或登后即可发表评论

登录注册

全部评论(0)

没有更多评论了哦~

科研资讯 更多>>
  • 基层医疗“卷”起来了!卫健委开..
  • 肿瘤DNA甲基化标志物检测及临床..
  • 最新版《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正式..
  • 以患者为中心营销策略分析(下)..
  • 推荐阅读 更多>>
  • 最新!医保谈判明确于1月5日开始..
  • 女子转阴5天后“复阳”了,比第..
  • 重磅:2021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
  • 各地重症高峰将来到!肺炎患者挤..
  • 新冠专题

    我们提供最新鲜最全面的新冠疫情资讯。
    • 相关阅读
    • 热门专题
    • 推荐期刊
    • 学院课程
    • 医药卫生
      期刊级别:国家级期刊
      发行周期:暂无数据
      出版地区:其他
      影响因子:暂无数据
    • 中华肿瘤
      期刊级别:北大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月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1.90
    • 中华医学
      期刊级别:CSCD核心期刊
      发行周期:周刊
      出版地区:北京
      影响因子:0.94